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大魏春 > 第五五一章 報仇

第五五一章 報仇 (第1/3頁)

正月丁亥(農曆正月二十四),天子親耕。

西效人山人海,羽林裡三層,外三層,將谷水邊的一塊田地圍的水洩不通。

圈外是民,圈內是官,涇渭分明。

小皇帝穿著一身布衣,牽著牛韁, 即新奇又忐忑,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壤土田中。

元澄與元嘉一左一右把著犁轅。彭城郡王元劭(孝文六弟元勰之子),魏郡王元諶(孝文三弟元幹之子)則在牛尾扶犁。

再往後幾步,太后高英與司馬顯姿、元懌正妃羅氏等人皆是荊布釵裙,人手一隻口袋,往犁開的泥溝中撒著麥種。

耕了兩個來回,牛、犁與麥種等又換到一眾宗室手中。大都如這般一人牽牛,二人把轅,二人扶犁。而後又有三兩個命婦在後撒種。

輪到李承志,李承先與李承宏本要上來幫手,卻被他喝退。而後一手扶犁,一手拉韁。一來一回兩百步,耕的又快又穩。

等於旁人五六人的活計讓他一人幹了不說,還快了一倍都不止。跟在犁後撒種的郭玉枝、高文君並魏瑜,三人合力竟都跟不上他的速度。

眾臣莫不稱奇,均稱李國公竟比老農還要嫻熟,莫非常年種田不成?

換成旁人,自然當笑話一樣。不敢說世家子弟皆是五穀不分之輩,但粗通農事者絕對百不足一。

而換成李承志, 就不能以常理度之。生而知之,說的便是他。

高肇目光幽冷,盯著將牛與犁交予崔光的李承志。而另一側, 高英同樣目光轉睛,不過眼神無這般冷厲,反倒複雜莫明。

如此這般,待三品以上的官員、命婦輪換一遍,一畝田堪堪種完。太常寺卿劉芳宣告禮畢,眾臣朝太后與幼帝祝拜,而後百姓山呼萬歲。

如此,一場聲勢浩親耕之祀便告結束,太后與皇帝回宮,眾臣各歸各署,各司其職。

李始賢、李承宏、李承學父子三人自是去太尉府當值,而李承志則帶著母親、兩妻一妾、眾姨娘、嫂嫂、弟妹回了城外舊宅。

看著那千嬌百媚、鶯鶯燕燕的一大群,眾臣好不羨慕。細細數來,除過驕奢淫逸、好色成性的河間王元琛,及因附逆元懷造反,最終已授首的原高陽王元雍,京中還真就再未有過如此光景。

特別是李承志那一正一平兩位夫人,堪稱開古往今來之先河,簡直羨煞旁人。

其餘不論,依先帝遺旨,無論高氏、還是魏氏,有子皆為嫡支。若是萌廕襲爵,皆可世襲罔替。

意思如果李承志死了,他這國公可分為兩支,一直傳下去,與國同休。

但對李承志而言,這份榮寵比雞肋不如。

待家眷登車,便有騎兵開道。大小車駕十數輛,甲士百餘,浩浩蕩蕩往北行去。

這是李承志實封國公後,朝廷賜於他的中軍,定員兩千,步騎各半。另有上下軍各一千五百,待他到封國平州之後,自有州郡為他籌措。

除此外,另有民兩萬戶為封國子民,並這五千兵均不受州郡轄制,故而是名符其實的國中之國。

在常人看來,朝廷的魄力不可謂不足,李承志可謂受盡恩寵。但也就寥寥幾個明眼人深知,這不過是套在猛獸脖子裡籠頭罷了。

李承志自然心知肚明,也更清楚,其中必有蹊蹺。

不然朝廷為何這般急?

去歲正月初七,李始良“積勞成疾”、“病重不治”,停靈七日後發喪。李承志需丁憂一年,至今年正月初七期滿。而堪堪正月初九,朝廷賜賞的聖旨便到了李府。

又過了兩日,太后親自過問高文君與李承志的婚事。而後又在短短七日之內,行完了自納采至親迎之六禮。

正月十八,李承志大婚,同娶兩女。至如今才只六日。而再過六日,待二月初一,他便要啟程,率中軍並文武官員,就封平州。

先是賜賞、定爵,而後大婚,再之後就封。聽著似是就只這四樣,但其中枝節繁如牛毛。常人怕是一年都不夠用,李承志卻只費時一月。

要說這中間沒有鬼,打死李承志也不信。

一是敦煌鎮將元鷙、涼州刺史元暉皆已赴任,即將巡防於河西、西海。朝廷擔心李承志久滯於京,難保不生變故。

二則是,高肇絕對在其中使了大力氣:若不想讓朝廷查實諸般罪狀,不願坐以待斃,李承志就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而此時,便是天賜良機!

李承志悠悠一嘆,下意識的往西北的方望了幾眼。

可惜,要讓高肇失望了。

你敢虎口拔牙,我李承志為何不能火中取栗?

冬至之後,他以八百里加急,分遣兩路。一路經關中、涼州,先予李韶報訊。而後知會暫駐予表是縣城的李始良。

另一路沿黃河北上,直指沃野,除同樣與西海報信之外,主要是探防北地諸州並六鎮之異動。

最新小說: 死在跨年夜,重回五零她要全家血債血償 下山第一天,被白富美老婆逮捕了 畢業不應聘,擺攤去算命 我心繫蒼生第二 神鵰之智慧武神傳 停播三年:我帶大哥征戰直播界 重回八零:手撕知青後,嫁給糙漢當富婆 獸夫開局交嫁妝,我做遊戲養你們 快穿:扭轉人生 都市邪龍天醫 我醫武雙絕,踏出女子監獄起無敵! 靈幻紀元:混沌天尊 惡雌只想洗白,獸夫偏要她洗白白 失憶alpha老公總想給自己種草 不懂別亂說,我這不是雜靈根 一人之下:天師府出了個道劍仙? 讓你打暑假工,你把地窟平推了? 上山十幾年,下山即無敵 惡靈資訊庫 我在廢土世界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