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遵殿下懿旨!”
眾人興奮依舊,神情恍惚,故而無人意識到,太后已然在為討逆之軍、並各營將帥如何賞功做鋪墊了。
當然,誰都抹殺不了李承志的首功……
高英越想越是高興,朗聲喝道:“李憲!”
“臣在!”
“著司州牧、河南郡、洛陽令等司即刻籌備,京中連慶三日,凡京籍之戶,皆有賞賜……”
“諾!”
“秦松(新任內侍中、長秋卿、太府卿)!”
“臣在!”
“著太府備帛百匹,金百斤,錢十萬,賜予李府……再召郭夫人、鄭夫人(李韶之妻)等入宮,稱孤今夜於宮中為眾將親眷設宴……”
“諾!”
便如這般,連著下了好幾道昭令,高英依覺意猶未盡。
但好在她並未高興到昏頭,知道適而可止,更知過猶不及。
便是恨不得將整座皇宮到李府,但怎麼也該等李承志師回朝。不然便是授人以柄,落人口實……
她硬是忍住了衝動,悠悠吐了一口氣:罷了,與其枯坐殿中,聽眾臣阿諛奉承,不如回宮與三娘同喜。
也幸好還有三娘在,不然便是高興到發瘋,竟也不知向誰傾訴?
這般一想,更覺如坐針氈,高英頗有些不耐:“諸卿可還有呈奏,若無便散了吧?”
這麼急?
只說了一通如何慶功,如何賞賜,而與軍情相關之類,竟一句未提?
雖說太后不懂兵事,但也該令眾輔商議,商討關中如何善後,大軍何去何從?
怕是大喜過望,一時給忘了?
正有朝廷躊躇,猶豫要不要提醒太后。元英便搶先一步,出班奏道:“慶功、賞賜等務自著有司署理,無需太后費神……而另有一事,臣等需向太后秉奏。但因頗為瑣碎,費時良久,故而可請太后移駕,待臣等與太后慢慢商議?”
什麼事這麼急,不能放到明日再議?
高英很是不情願,但也知道輕重,只好應道:“那便至昭陽殿吧,有請六輔,諸卿各行其務便是……”
眾臣轟然應諾,陸續離殿。高英擺駕,六輔則稍候了片刻,後隨而至。
崔光與劉芳既是尚書令與丞,又是門下左右侍中。太后與皇帝有何昭令,皆要經他二人之手,故而待與屬下交待一番,其餘四輔早已去了昭陽宮。
二人步行前往,出殿後,見左右無人,劉芳狐疑道:“託天之福,才有今日之大捷,我等自是喜不自勝。但某看中山王等,卻似愁眉不展,鬱鬱寡歡?”
還能如何,只因這幾個王八畫蛇添足,卻不想弄巧成拙,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