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大魏春 > 第四九八章 勸戰(二)

第四九八章 勸戰(二) (第1/3頁)

已至未時三刻,日頭正暖。河水波光粼粼,時不時就有魚兒越出水面。

開春之時戰事便起,兩岸的良田並未耕種,如今田中長滿了野草,綠意怏然。

南軍便在此處紮營,浩浩蕩蕩數十里,盡是營帳,一眼望不到盡頭。

一杆近有三丈高的信幡迎風飄揚,上書一個偌大的“昌”字,旗下便是昌義之的帥帳。

昌義之年近五旬,兩鬢班白,身形中等,容貌普通。此時只穿著一身布衫,站在汧水南岸,細細的觀望著北岸的魏軍大營。

若非身側軍將林立,旗幟飄揚,誰都看不出他是手握十萬大軍的統帥。

如今,南梁還在世的名將當中,他與韋睿齊名。

而在梁之前,也就是宋、齊兩朝之時,韋睿聲名不顯,多事幕僚之務。但因出身三輔韋氏,故而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助蕭衍起事,才嶄露頭角。

三年前,在鍾離之戰時,韋睿與曹景宗馳援堅守鍾離的昌義之,大敗元英、邢巒、楊大眼等北魏名將,掩殺魏軍精銳數十萬,才一朝聞世,得以進爵為侯。

而與之相比,昌義之少時便有武幹,予南齊時就多立戰功。蕭衍任南雍州(襄陽)刺史時,昌義之便是其心腹大將。

後隨蕭衍四方征伐,連戰連捷,勇不可敵。包括南齊國都建康,也是昌義之率軍攻克。南梁建國後,蕭衍封其為永豊縣候、直閣將軍(從三品,掌宿衛,類似北魏領軍將軍。)

之後,蕭衍又授昌義之假節,調任徐州刺史,鎮守鍾離。

時值元恪繼位的第三年,其野心勃勃,誓要一舉蕩平南梁,拜中山王元英為徵南將軍,率十萬大軍攻梁。

這一攻,便是整整五年,小小的一個鐘離,就如銅牆鐵壁,使魏軍不得寸進。

不論是元英、李崇、李平、邢巒、楊大眼等,但凡大魏數的著的名將,除奚康生與崔延伯二人鎮守北地。餘者無不在鍾離城下悻悻而歸。

直至鍾離大敗,以元英、邢巒、楊大眼落荒而逃,魏軍一戰折損二十餘萬精銳而告終。

而最危急之時,莫過於元英大敗前夕。近二十萬魏軍圍困鍾離,城內的數萬大軍戰至不足三千人。

若非昌義之每戰必身先士卒,硬是堅守到韋睿與曹景宗率軍來援,怕是南梁都已被元英給滅了。

所以,這個如鄰家老農一般的老倌兒,真心不是個善茬。得知是昌義之領軍之時,李韶如臨大敵……

“多肥的良田,整個關中怕不是有百萬頃?就這般白白荒廢一年,至少欠收萬萬石。若是歸我南梁,至少也能養民百萬戶……真是可惜了……”

昌義之連聲感慨,捏著細細的黃土,滿臉都是惋惜之色。

身周的將領無不蠢蠢欲動,眺望著一望無際的田野,眼中盡是羨慕和貪婪。

如今的湖廣、兩江、兩淮尚在開發,東北還是深山老林,數來數去,就只關中產糧最多。

所以才有“關中熟,天下足”的諺語。

自秦之始,至宋以前,只有得關中者才能得天下。究其根緣,便是因為這千里秦川,百萬傾良田。

也不怪蕭衍眼熱,三言兩語就被元懷和於忠給說動了心。

當即便有將領湊著趣:“都督所言甚是……今朝之後,關中再不復為魏土,而是我梁境也……”

附和聲一片,甚至已有軍將憧景,此勝之後,可由昌義之向皇帝請奏,能否予諸將在關中賜些封田。

昌義之點頭敷衍著,但心中很是不以為然。

元魏又不是紙糊的,哪有那般容易?

自道武帝建國,拓跋氏一年勝過一年,一代強過一代。數帝皆為明群,國力日漸興盛。

反觀南朝,自東晉以來內鬥不止,數朝皆是以下犯上、以臣弒君得以竊國。此消彼長之下,元魏強於南朝多矣。

若非有柔然牽制,消耗了大魏近七成的國力,這天下早就大一統了。

便是因鍾離之戰,元魏由盛轉哀,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可能只一戰便致元魏亡國。

昌義之只期望真如元懷與於忠所言,只要勝了這一戰,元魏便會狼煙遍地,反賊盡起。

也就只有那時,南朝才得以有齟齬關中,乃至北伐的希望。

心中轉著念頭,昌義之又沉聲問道:“景俊,某之前遣你往汧源城,請濟陽王、於領軍等予午後入我帳中商議,他二人是如何回應的?”

最新小說: 我在異世混成神 青春的言不盡意 拳破魔域 他的小情書 趨吉避凶:開局簽訂神鬼契約 聖靈亂心 龍與鍛造師 夢之芥 我選擇去追逐憤怒 神秘復甦之從西方開始 女配修仙,從擺攤賺他十個億做起 科技之虛擬實驗室 開局:我在末世有座城 穿書後暴君能聽到我和綠茶的心聲 奇門陰師 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 末世大佬穿越後,病嬌世子要親親 全球降臨之地窟求生 瘋了吧,末世還能點外賣? 滿級執劍師線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