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予伏連籌應了多少好處,這胡兒竟也答應出兵了?
半月前,伏連籌遣三萬精騎兵出積石山,往秦州龍門關(元魏與吐谷渾交界)而來。
之後於忠又急返梁朝重鎮魏興(今四川達州),並十萬南梁大軍兵分四路,至多三五日就會趕到秦嶺南麓,殺進關中。
也不求蕭衍真這般大方,只要有五萬就行。加上吐谷渾的三萬精騎,並他元麗帳下的兩萬強兵,這也是名符其實的十萬大軍。
還不止如此。
急報中稱,於忠回返蜀地之時,元懷就已北上。自樹墩城橫穿河西,去了哈爾和林(柔然可汗庭)。
若再能說服鬱久閭醜奴(柔然可汗)也一同出兵,覆滅元魏指日可待。至不濟,也能讓李承志有來無回。
而據他所知,李承志如今也就只有戰兵五六萬,若是三面迎敵,他又能撐得過幾日?
元麗一掃白日之頹廢,興奮的在堂中踱著步。轉了兩圈,他猛的一頓,冷不丁的問道:“早間繞城而過,往南遊探的那股敵騎呢?”
副將有些懵:不是依你之令,命陳倉出動了兩營甲騎,攆回汧陰去了嗎?
“秉都督,據斥候探報:午後不久,那些敵騎或數十一股,或一二百一夥,自南返回了城北之敵營……”
元麗聽罷暗暗可惜:草率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要是知道南軍來的這麼快,就該佯做不知,令其深入,而後關門打狗。
不過也並非全無好處。
元麗稍一深吟:“我稍後手書一封,你加急送往漢中,請於領軍與南帥商議,兵至嶺南之前,最好先行封鎖嶺中諸道,以防走漏訊息。
另外傳令陳倉,命顯和(元麗長子元顯和)將甲騎盡皆遣來,予我隔絕嶺北……”
他是想打李承志一個措手不及。
副將領命而去,元麗沉寂一陣,突又發出一陣“桀桀”的怪笑聲。
元麗啊元麗,枉你南征北戰數十載,兇名何等之盛,今日予城上,竟被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兒給嚇的六神無主?
如今強軍來援,無論如何也是舒了胸中這中惡氣……
……
元麗躊躇滿志,趾高氣揚。而李承志帳中卻是愁雲慘淡,惴惴不安。
南軍來不來,何時來且不知,吐谷渾倒先來了?
午後,刁整遣信使急報,稱西路三縣突現吐谷渾騎兵,且為數不少,足有數千。
看其裝備、軍容、並馬匹等,當是精銳無疑。
只第一日,便是數千精銳,那之後呢?
怎麼也該有數萬才對……
眾將憂心忡忡,李承誌異常鎮定。
莫說吐谷渾,便是柔然大軍突然北上,他也一點都不會驚奇。
這三家與元魏早已是生死仇敵,但凡有便宜可佔、有報仇的機會,怎會輕易放過?
且去年涇州之亂時已上演過一回,元恪光顧著穩定國內,只遣使與柔然、吐谷渾、南梁等打了幾回嘴炮,並無實質性的報復,更是助長了這三家的氣焰。
如今的元魏比去年亂了何止一倍,且幼帝新繼,正是立足未穩之時,南梁與吐谷渾定是不會錯失這等良機的。
李承志覺的後世有一句話極是貼切: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