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葛洪是醫家,一手醫術出神入化,所著醫書無數,皆為後世醫者必習之典籍。所著養生之術,更被後世修道者奉為經典,深研者無數,便如南梁陶弘景……”
意思是葛洪之所以長壽,是因為人家深喑醫理,更懂的調養……
元恪被噎的愣住了神,有心反駁,卻根本沒有站的住腳的理由。
陶弘景已近六旬,卻鶴髮童顏,面如童子。南人都道陶神仙懂長生之術。梁帝問他秘決時,他卻直言,靠的無非便是醫理與調養之術……
可這天下的名醫能找的幾乎找盡了,皆是束手無策,你讓朕還怎麼調養?
元恪一陣心煩氣燥,越看李承志越是不順眼,硬是忍著怒氣,厲聲吼道:“滾……”
李承志心裡猛的一鬆。
他都已經準備好,若皇帝還要較真,他就會讓元恪看看道士煉丹所用的八石給豬或狗喂下去會是什麼後果。
後幾種還好,特別前三種,簡直是見血封喉。
硃砂、雄黃、雌化的主要成份都是砒霜。燒煉出來的東西更毒:水銀,聞多了都會毒死人……
就算元恪嫌命太長,好歹也再挺幾年,等李松李亮在河西站穩腳啊?
李承志如蒙大赦,匆匆一拜扭頭就走,生怕皇帝會留住他。
看著他的背影,元恪臉色陰睛不定,眼光時明時晦。立在閣外的劉騰甚至做好了準備,只等皇帝令下,就將李承志擒拿下來。
這李候郎果真是好膽,怪不得敢打汝陽王?
自誅盡六輔(元恪的六個叔叔),敢這般逆著陛下的心意奏對的,李承志還是第一個。
連劉芳崔光都無他的膽色,與陛下之意相左時,至多也就是閉口不語……
你就不能順著陛下的心意應承兩句?
也就李承志不知道,不然非罵死這個狗太監。
皇帝分明已是病急亂投醫了。
他今日但凡奉承一句,元恪就會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非讓他煉幾爐丹出來。別說吃死人,只要元恪稍有個不妥,第一個背鍋的保準就是他……
我腦子壞掉了?
李承志走了好久,元恪才算是冷靜了一些。
什麼天授之人,說來說去,也就是比常人博學一些,聰慧一些罷了。
桀驁為馴談不上,李承志從頭到尾都是恭恭敬敬,並無半絲失禮之處。就是這膽子真不是一般的大,氣的朕肝疼。
上一個敢同朕這般奏對的是誰來著?
好像是李神俊,連貶了三級,攆去北地吹風了……
算了,忠言逆耳利於行,不看連劉芳崔光都越來越不敢真話了?
元恪沉吟一陣,給劉騰交待道:“擬旨,候星郎忠耿嚴直,恪盡奉公,加官一級,賜為奉朝請(加官,類似顧問)……”
劉騰眼珠子都快突出來了。
他還以為李承志便是不被再杖一頓,怕是也得被一捋到底。
皇帝是那麼好頂撞的?
但誰知,竟然還升官了?
“臣遵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