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恪從來都是說到做到,說停冰,就不會讓宮中見到半顆冰渣子。
哪怕華林園藏冰閣中的冰堆的比山還高。
但熱是真的熱,元恪便令皇后、諸嬪、內官、太監等,一律搬到宮城之北的華林園。
華林園佔地數千畝,有三林、四山、五殿、六館、七池、八閣、九堂。一半是東漢所修,一半是魏明帝(曹操的孫子曹叡)所建。西晉末,又被五胡之首的劉淵放了一把火。元宏遷都洛陽後修復了大半,元恪登基後又擴建了一部分。
比較有特色的是:這麼大的一座園子,又是山又是水,但有一半的工程是魏明帝組織(強迫)百官臣僚義務勞動的成果。背土、搬磚也就罷了,魏明帝還動不動強令官員去邙山移草挖樹、捕獸抓鳥……
元恪此時就坐在景陽山北的瓊華閣中。閣下便是光風園,原是三林之一,被元恪種成了菜園子。光風園北就是大廈門和廣莫門,再往北就是邙山了。
登至山巔,李承志還特意瞅了瞅,竟離他租的宅院沒多遠,直線距離也就兩裡……
他這是受詔來見皇帝了,而來之前,足足被折騰了一個多時辰。
沐浴、薰香、更衣、教禮,特別是最後一項:見了皇帝如何拜,如何稱呼,皇帝問話時如何回答,如何奏對,全都由太常的官員教授了一遍。一陣折騰下來,就已是酉時了。
一是禮制,二是李承志是第一次覲見皇帝,所以才如此麻煩。
一邊上著山,劉騰一邊警告著他:“李候郎切記按禮官所授應對,莫要諮意……”
無他,只因李承志進京時日雖短,但“諮意狷狂”的聲名卻不小。特別是入京當天打掉了元悅兩顆牙的事情,已在京中傳了個遍。
李承志想罵人:我腦子壞掉了?
這半年來,李承志不止一次聽過楊舒等人對元恪的評語:“貌狀溫恭、心細如塵、性密陰柔、雷厲風行……”
意思是看似人畜無害,溫和寬厚,其實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的那一種,絕對是一頭披著羊皮的老虎……
元恪死後被尊為“世宗宣武皇帝”,而廟號中能帶“世”,諡號中能帶“武”的,大都是各朝中興之主。
漢世宗劉徹、漢世祖劉秀、周世宗柴榮、明世宗朱厚熜(嘉靖)、清世宗雍正……沒有一個好相予的。
而元恪在位十六年,也是歷史上公認的北魏“國力盛極”之時。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方面。
後世之所以不被人熟知,是因為南北朝的歷史太混亂,電視劇不太好演。但翻翻史書,看看元恪的所做所為,能不能達到“英明神武”先不論,絕對稱的上“殺伐果決”。
遇到這樣一位手腕、心計、能力等等皆是一等一,且極具風格的帝王,李承志腦子被驢踢了才會“諮意輕狂”。
嫌命太長麼?
心裡轉著念頭,李承志跟著劉騰上了瓊華閣。其中擺著數張几案,上面摞著不少奏章文書。四周立著幾個太監和侍衛,正中坐著一個只穿著薄衫的男子,似是在低頭看奏章。
李承志候在閣外,劉騰進去通報了一聲,元恪點點頭,便有黃門唱諾,令他進去。
往裡進著,李承志自然而然的瞅了一眼,正好與元恪四目相對。二人竟不約而同的暗讚了一聲:果然名不虛傳,長的倒是挺醒目?
李承志早已是名聲在外,而元宏的幾個兒子也均有“機敏聰慧,容貌秀美”之名。看看元悅就知道了,放在後世,絕對是能讓萬千少女心都酥了的“哥哥”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