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相看皆不語!
李承志進了殿問了禮,皇帝點了一下頭之後,大殿裡突然就靜了起來。
皇帝直戳戳的盯著李承志,看的他心裡直發毛。
不會要讓自己給元乂賠條腿吧?
心中猜忖,李承志翻著眼皮偷瞄了一眼,卻發現元恪似是在神遊天外……
皇帝發什麼神經?
元恪是想起了議完元繼遷任之事,幾個重臣與他的奏對。
左侍中劉芳、右侍中崔光均稱:李承志學識淵博,經史百家皆有涉獵。詩詞、術算更是天下翹楚,可入太學教誨人才……
王顯又言:李承志嫉惡如仇,剛正不阿,不畏強權,不附貴室,故而適入御史臺。入則規諫過錯、駁正違失,出則糾察百官,嚴正法度……
高肇言:李承志勇比項羽,悍不可敵。並精通練兵、陣術、仗戰,且機敏智巧,計謀過人,天生就是將才。故而應人盡其才,令其披甲戎馬,立不世之功。
今恰逢欲徵南地,編練新軍,可徵入大將軍府,拜為中參兵軍事(斥候主官,先鋒大將)……
於忠也是類似的說法,稱李承志不但勇武過人,難得的是容貌俊美、儀度著世,可入值事任金甲將軍(在朝堂中,或是皇帝出行時執金瓜、傘蓋的力士)。也可入左右金吾(皇帝儀仗隊),任知隊仗官(儀仗官)。
就連劉騰都來湊熱鬧。稱李承志精於膳食、會釀美金,擅治外傷,且通醫藥,應入殿中。任尚食、尚醫均可……
皇帝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是真覺李承志是個人才,還是在湊趣討他這個皇帝開心,但太學博士、御史之類是想都別想。
人才不是這麼糟蹋的……
但拜與高肇為先鋒,也不可能……從未聽李承志還會水戰?
其實皇帝屬意的還是兩衛。
不為其他,就為李承志能創出暗合兵家至理的象棋,皇帝便認定,李承志軍事才能絕不止他表現出來的這些。
一是想看看李承志被世人吹噓的神科其神的練兵、整兵、備兵、率兵之才。二則是,禁衛實是到了不得不整頓的地步。
如宿衛、值寑、羽林、宮禁等,皆為近侍武官,可謂重中之重。
而且只要皇帝願意,想讓李承志練兵,他就得去練兵。想讓他下棋,他就得下棋。想讓他治病,他就得放下刀槍背起藥箱。
何時嘴饞了,還能令他做幾道美食,釀幾罈美酒。真要有需他陣戰之戰,令他隨軍出征就是了……這才叫人盡其才……
奈何於忠不要。
聞絃歌而知雅意,左右兩府十數監署,於忠卻獨獨提到空有其表的值事與金吾時,皇帝就知道,李承志這次,將禁衛得罪了個狠……
便是於忠答應,李承志去了也絕對是舉步維艱。
一時間,皇帝竟尋摸不出個合適的位置來……
想了許久,皇帝眼睛一亮:“劉騰,虎賁中可有空缺?”
虎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