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動聲色的又問道:“今有望海島,立兩表,齊高三丈,前後相去千步,令後表與前表參相直。從前表卻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與表末參合。從後表卻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亦與表末參合。問島高及去表各幾何?”
李承志有些好奇。
這涉及到三角形的正餘弦定理了,應是初三的數學知識,這個時代竟然就有了?
當然,這樣的題目肯定難不住勘探專業的李承志。
也是大至十多息,李承志便給出了答案:“島高四里五十五步;去表一百二里一百五十步。”
崔光定定的盯著他,就像不帶喘氣的又問出了一題:“今有雞翁一,值錢伍;雞母一,值錢三;雞雛三,值錢一。凡百錢買雞百隻,問雞翁、母、雛各幾何?”
哈哈……李承志差點笑出聲,這不是雞免同籠麼……哦不,可能要難一些。
雞免同籠是二元一次方程,這個問題卻是三元不定方程組,有多個答案。
但不算難,如果換個機靈些的小學生,列乘式再排除也應該能算出來,就是廢的時間有點長。
要列方程式,李承志就不好在袖子裡偷偷摸摸的寫寫算算了。他想了想,覺得反正這倆位也絕對看不懂,便大大方方的伸出手,在掌心裡劃了起來:
x+y+z=100……
5x+3y+(1/3z=100,(1/3z為整數……
他嘴裡還唸叨著:“且容下官算一算……”
劉光終於發現了不對:這李承志,竟然不用算籌?
他驚疑的問道:“你這是何演算法?”
李承志眼都不眨的撒個謊:“九九算訣而已,不過下官的記性好,故而不用算籌……”
老夫能將五經倒背如流,怎沒你這樣的本事?
你騙鬼呢?
劉芳鬍子一抖,剛要斥問,卻見崔光給他使著眼色。
意思是先別急,看看再說。
他早就發現不對了:這三題都是算經中的經典題目,若李承志真習過算經,也確如他自己所說記性好,答案應該是脫口而出才對,根本不需要算。
而如果算的話,至少後兩題必須要用到算籌,但李承志卻只是拿指頭劃?
到了此時,崔光哪還看不出李承志不但在撒謊,而且定是有什麼新解法?
兩老頭也不說話,只拿眼神交流,數息後,竟都是陰陰一笑。
任你天縱其才、偽裝的再好,也得在老夫的眼皮子底下露出馬腳來。
李承志算的正投入,哪料到兩個老狐狸已經看出了破綻。這次久一些,大致三四十息(兩分鐘),他便給出了三組答案:
“翁四,值錢二十;母十八,值錢五十四;雛七十八,值錢二十六。
翁八,值錢四十;母十一,值錢三十三,雛八十一,值錢二十七。
翁十二,值錢六十;母四、值錢十二;雛八十四,值錢二十八。”
劉芳與崔光心中驚疑,但臉上半點都不顯。
還真讓李承志給說準了:便是崔光算這題也需用算籌列乘式,再逐一排除,而且列的乘式相當多,他用時最短也要在半刻以上。
如果說不用算籌……那絕對不可能,誰記效能好到那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