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大魏春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攔路虎

第二百八十五章 攔路虎 (第1/4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只感慨南朝寺多,卻不知四百八還不夠北魏的零頭。

北魏官方史載:高祖(孝文帝)遷都鄴城,洛陽餘寺四百二十一所。

至西魏時:京師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戶十萬九千餘,合有二百二十里(坊),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

意思是洛陽城中每一個方圓約一里的小型社群內,至少有四座寺廟,每七八戶百姓就要供養其中一座。

這才是洛陽一地,數年前任城王元澄給當今皇帝奏章中寫到:略而計之,僧尼大眾戶二百萬矣,其寺三萬有餘……

而大魏官方記載的全國民戶也才五百餘萬戶,等於三分之一還要多的百姓不事生產,要靠國家、朝廷、百姓供養,這是什麼概念?

與之相比,奏章中還提到的“妃主晝入僧房,子弟夜宿尼室,像塔纏於腥臊,性靈沒於嗜慾……”之類的影響和危害幾乎都可以忽略不計。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不亡才見了鬼?

李承志暗歎一聲,又問道:“今日初幾?”

便是和尚尼姑也多,也不至於全湧到街上來,這分明就是在過什麼節日。

李協掐指算了算:“秉郎君,今日五月廿七!”

李承志恍然大悟:怪不得,原來是佛道兩教逢七必會的“小廚會”,就如後世的廟會一樣。

而像這種大型聚會,不到結束內城是絕對不會開門的,所以此時進內城已成了奢望。

李承志無奈,只好將馬匹車駕寄存在城外驛站,讓李協帶著幾個人看守,又帶著李睿和三個護衛遊玩了起來。

只當是逛街了,幾個人隨著人流漫無目的的晃盪著。

人很多,粗布麻衣有之,錦羅玉衫的也不少。路過之處,時不時的就有搖著團扇的貴婦或是小娘子盯著李承志猛看。膽大一些的還會給他拋媚眼。

李承志看的咂舌不已,暗暗感慨著南北朝風氣之開放。

好吃的東西也挺多,蜜桃鮮杏,果脯肉乾、梅酒乳酪琳琅滿目。李承志還看到了幾個拿貽糖吹糖人的。

他們一直都在往東走,走著走著,李承志突現發現了不一樣的地方。

越往東,離內城越近,和尚尼姑就越少,行人也越少,直至三丈寬的官道上都能跑馬車了。

往前一看,原來是臨近內城牆下已沒了和尚的法臺,反成了道士的道壇。

法壇不多,也就三四座,怕是連和尚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也別說雜耍了,連聲吆喝聲都聽不到,臺上的道士女冠雖然在施粥,但個個神色冷清,連句多餘的話都沒有,頗有一副“你愛來不來”的模樣。

臺下的信眾更是少的可憐,竟連受粥的乞丐都沒幾個。

李睿萬分不解:“兩邊差別怎如此之大?”

李承志想了想,覺的解釋起來太麻煩,索性不作聲。

一是兩教主張的理念不一樣,二是信眾的階級構成不同。

道家主張清靜無為,超凡脫俗,渡的只是自我,玄奧不說,受眾面還窄。

再加新天師道走的是上層路線,清高的一批,收的都是門閥貴族子弟,能有多少信眾?

佛教卻講究普渡眾生,更有來世福報,榮享富貴的輪迴學說,通俗易懂,老百姓一聽就覺的有盼頭。

再說通俗一點:以這個時代的平均壽命而,到了可辯是非之時,差不多也是土已經埋到腰、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年紀,你讓他通道教的今生,還是信佛教的來世?

兩者間的差距一下就被拉大了無數倍。

最新小說: 惡靈資訊庫 我在廢土世界撿垃圾 我的農場在星際 末世文惡毒女配?囂張一日是一日 異域夢迴館 西遊,原來我是系統任務釋出人 我死後成了全師門的白月光 八零嬌妻野又辣,撿個糙漢來發家 鴻蒙系統之捉妖指南 大牌丫頭等你來 江心攏潮汐 盜墓:說書賊貓,鷓鴣哨拜見 接受荏苒 人在異界:開局截胡神級資源 穿書後發現全員線上崩人設 濁有清歡 無極風水師 亮劍之砍一刀系統 霧因日記 青木問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