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將悚然一驚,眼角狂跳。
李承志哪是分了兵,分明只是分了馬……
更詭異的是,那馬身上竟然著起了火?
好個賊子,果然名不虛傳,竟能想出這樣的奇計?
莫說慕容青孤已被嚇破了好幾次膽,哪怕他戰意滔天,此次也是必潰的下場。
等他一潰,絕對又是如方才一般,直衝中陣而來。
這一次已不是恫嚇、更或是用箭能射回去的了。
那些馬身上,可是燃著火的,別說箭,哪怕前面是刀山,也直衝不誤……
副將如墜冰窟,通體發寒,用起全身的力氣嘶吼著:“變陣……轉向,向南……向南……快快快……”
麾下皆是久經陣戰之輩,見此情形,哪還不知情勢危急?
四處頓時響起呼喝聲,又急又慌。各隊騎兵奮力的催著馬,生怕被波及……
……
李承志有多怕死?
想想他剛穿來的時候,怕被人識破根腳,不要命一般的想逃出李家堡的那段過往……
而今日此時,更是他兩輩子加起來都未經歷過的險境。
李承志自然要絞盡腦汁的想辦法逃命。
雖然後世影視劇中經常演繹,但真正的歷史中,“火牛陣”,“火馬陣”之類的戰術的應用記載真心不多。
更像倒黴催的一樣,李承志穿的還是歷史程序也就剛剛一半的南北朝,要是沒有契機激發一下,他一時半會還真不一定能想得起來。
還好,戰例雖少,恰好就發生在南北朝之前。
把史書基本當兵書讀的李承志,看到《後漢書·楊璇傳》時,將其中一段牢牢的記在了心裡:
璇任零陵太守,猾賊相聚。賊眾多而璇力弱……璇系布索於馬尾,以火燒布,布然馬驚,奔突賊陣……
所以,李承志都快把自己佩服死了:幸虧夠怕死,不然早躺平了,哪會如此好學?
布料不但是現成的,而且極易燃:宇文元慶送來的那些財貨中,絲綢有近百匹,別說只繫馬尾,給五百匹備馬做套衣服都夠了。
發動之前,戰騎居中,備馬各置兩側,然後前後用繩連線。點火之後,各騎只需丟開備馬的韁繩,火馬就會脫離本陣,在頭馬的帶領下,整整齊齊的直衝向前……
而此次,李承志只用了一半的備馬,剩了一半以備不時之需。
而原本三列的鋒矢陣,此時也成了兩列……
PS:提前過了個節,一不小心就晚了……
咳……嗯,也祝各位小哥哥小姐姐節日快樂,就像年輕帥氣、顏值不輸主角的作者君一樣,永遠十七歲!!!
當然,保底月票還是要求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