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瑜極度好奇:“你竟然還擅音律?”
看著這張肥嘟嘟的臉,李承志自然而然的就想到,昨晚魏瑜說他不男不女的那一句。
也是見了鬼了,一想起來就覺得氣悶不已,忍不住的想刺她兩句?
但何必和小孩一般見識……
李承志不說話,只是用鼻子冷哼一聲。
還真是少年心性啊……
高文君忍著笑意,柔聲問道:“將軍之曲洋洋盈耳,動聽至極。而妾身也算久習音律,但好似從未聽過?請教郎君,方才那幾曲各為何名,可有餘闋?”
你要是聽過才是見了鬼?
第一段是《好漢歌》,第二段就是靈堂必奏的《秦雪梅弔孝》,第三段是《百鳥朝鳳》,第四段是《耍猴兒》。
之所以每段只吹了兩三句,是因為李承志只記得這麼多。
《好漢歌》肯定沒問題,其餘三首,都是他看抖音之類的影片時記住了一句半句,剩下的能不能回憶得起來都還是未知數,哪有什麼餘闋?
李承志微一沉吟:“算不得什麼名曲……皆是我一時興起,即興吹出來的,自是無餘闋可言……”
這樣一回答,不管信不信,高文君自然就不好往下問了。
魏瑜雙眼一鼓,睜的又大又圓,就像是要掉出來一般?
你撒謊時能不能眨眨眼?
方才所奏,隨便哪一段都絕對是曠世之作,竟是你一時興起,即興吹奏出來的?
便是伯牙,嵇康復生,有無這般之才?
高文君也有些懷疑。
剛聽到時,她確實以為是少年的敷衍之語,但再看周圍計程車卒,還有那位年歲稍大的軍將的神色,竟都好似深以為然,就該如此的模樣?
難不成,真是他臨時創作出來的?
心中驚疑,又聽少年說道:“左右剩的也多,就一起用一些吧……那邊有碗,自己去盛……”
李承志說的是肉湯。
魏瑜不由的皺了皺鼻子,彷彿在說:一點都不懂得憐香惜玉?
她也罷,姐姐也罷,何時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哪還不知道她在想什麼,李承志不由的冷笑了一聲。
多大的臉?
他是郎君,在李松、李亮等人心中怕是比天還大,自是處處小心謹慎,但凡有瑕,自己所食之物皆是他們親手而為,在他們看來,這也是天經地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