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哪裡敢多讓人知道?
……
翌夜,後院裡依舊有條不紊的煉著鐵,而前院卻鴉雀無聲。
一座兩丈高的高爐拔地而起,窯門窯口一應俱全。
也就是大殿裡盛不下,不然李承志非建在裡面不可。
太特麼吃力了……
李松、李柏,還有他們兩人的兒子:李彰、李昭、李明,以及李豐這個從弟(堂弟),李亮這個侄子。
再加李承志,剛好八個人。
害怕走露風聲,李松連李顯都不敢用。
八個人,四個人在上面抬,四個人在下面扶,順著兩根鐵槓將銅像滑到獨輪車裡,再拉進高爐。
“這不得有七八百斤重?”
等將銅像放倒在車裡,李承志才抹了一把頭上的汗,喘著粗氣問道。
不止是他,有一個算一個,個個都累的差點虛脫。
李承志原本想挑個最輕的,便挑了佛祖邊上的侍女像,等放倒後才知道,竟然是實心的?
幸虧八個全是力大如牛的壯漢,不然都不一定能抬的下來。
李鬆緩了好一會才回道:“只多不少……”
八百斤就八百斤吧,都已經抬下來了,難道還能立回去?
李承志一指高爐:“拉進去……”
想要快,還要儘可能的保密,就得絞緊腦汁的想辦法。
李承志拿鍛出來的鋼板用鐵汁澆縫,焊了一副高兩米,方一米,壁厚一點五毫米,近重三百斤的鐵箱。
用鐵槓和鐵鏈將鐵箱懸空立在高爐裡,先把銅像放進去,再用加了石墨的陶泥將佛像的四周和頂上填實,最後封箱。
開始用低溫,等陶泥乾硬成形後,再封爐加高爐溫,持續鼓風。
鐵箱底上有個洞,等銅像融化後,銅汁就會從爐底流出來。
此時就要開始控制爐溫了,既要能煉化銅,還要小心不能把鐵箱也煉化了。
當銅汁流盡就熄滅爐火,等溫度降下來之後,把鐵箱翻個個,就是現成的模範。
將燒好的內模插進去,再把鐵汁一澆,一樽一模一樣的鐵佛就出爐了……
方法很簡單,優點是快,李承志估計,一晚上至少能熔兩座銅像。
缺點是費力氣。
兩輩子加起來,李承志第一次幹這麼重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