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得知全殲了四百多賊人,李家竟無一折損時開始,李松就跟喝醉了一樣,暈乎乎的。
滿腦子都是“天人神授,李家當興”的念頭……
在這種狀態下,你讓他冷靜、理智?
信不信李松一巴掌糊你臉上?
剩下的這些家將頭目,也沒好到哪裡去。
因為李松實在按捺不住,極需找人分享自己的激動,便稍稍給這些人透了點口風。
當知道“以冰築城”、“火箭燒敵”等,都是郎君出的主意時,這些頭目,都感覺跟做夢似的。
一個傻子,突然就聰明到了這種程度?
難道郎君說的“神仙託夢”是真的?
驚奇之餘,再加又勝的如此輕鬆,就差集體高潮了,誰還會在意“為何一百宋氏鄉丁只死了十三個”這樣的細節?
不是沒有宋家莊的俘虜喊過冤,說他們原本準備是和李家裡外合擊,將這僧賊滅了之類的話。
但沒人相信,都只當是宋家的人在放馬後炮,是狡辯之詞。
現在一想起來,就跟有人用鞋底子在抽他們的臉一樣,燒的厲害……
李松猛的一咬牙:“僕現在就去審!”
“審倒沒必要審,把人找出來就行!”
李承志交待道,“不要虐待,客客氣氣的帶過來……這不但是個人才,還是友軍!”
確實是友軍。
別說這三十八個弓手全部反抗,哪怕有一半把弓舉起來,李家也絕不會只是七個老弱受了點輕傷的結果……
原本好好的一場繳功慶典,愣是這樣黃了!
一群家將一個比一個慚愧:個個都算是打過仗的,但和郎君一比,就跟白痴一樣……
這些人待的無比難受,李承志也看出來了,便找了個臺階,讓他們下去了。
胡保宗直愣愣的看著李承志。
他終於知道,這些李氏家將,為何對李承志的態度突然就不一樣了。
如果說“華佗秘術”、“澆冰築城”、“火箭攻敵”等等,只是因為李承志博聞強記,活學多用,把一本《三國志》讀出了花來,那剛剛這一幕,又該怎麼解釋?
《三國志》總不能連如何透過蛛絲馬跡,識別哪個是敵人,哪個是友軍也寫那麼清楚吧?
李松只是剛一提,李承志就能在很平常的細節中發現端倪,這反應能力,這臨陣的嗅覺,難道也是從史書上看來的?
別說這幾個李氏家將,連他胡保宗都得佩服。
胡保宗也算是看出來了,李承志一直在拿一本《三國志》糊弄他……
不過他並不生氣。
優秀到了如此程度的李承志,為了保命,卻只能裝傻。一裝就是四年,可想而知,他心裡藏了多大的恐懼和委屈。
要不是這亂賊打到了城下,眼看性命不保,他怕是還會裝下去吧?
仔細一想,這李承志,活的有些可憐啊……
想著想著,胡保宗竟然唏噓起來。
李承志疑惑的看了他一眼:好端端的,嘆什麼氣?
嗯,這眼神有些不對,有些像爹孃老子看到自家孩子受了委屈的那種感覺:可憐,憐憫,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