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少,所以才是利器。聽李松講,李其任武威副鎮將時,李始賢就是靠著一千披札甲的甲騎,勇武之名冠絕武威鎮……
只是半身札甲都如此厲害,若是換成人馬俱裝的全甲呢?
李承志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
當看到披好魚鱗甲的李彰和李顯,李承志才知道,胡保宗為何會說他受傷那天運氣太差。
兩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身體,都在鐵甲的包裹之下。唯一沒被甲片遮蓋的地方,就只有臉、手、腳這三個部分,而且也不是直接裸露在空氣中:
臉上罩著類似於圍脖一樣的皮甲,手上戴有皮手套,腳上是皮靴,都具有相當強的防砍功效。
再看甲片,要比札甲的薄一些,但質量比札甲好了不止一籌,大部分都已達到了鋼的程度,最差的也是熟鐵片,每一片上面都有如同雲紋一般的印花。
可想而知,打造鐵甲的鐵匠,完全用的是打造百鍊鋼刀的方法在鍛錘鐵片。
甲葉一片緊壓一片,通體不見一個繩結,而且表面的弧度很大。
李承志估計,即便是重斧或是狼牙棒之類的重型兵器,對這樣的甲冑也造不成多大的傷害。
想破這樣的甲,只能由下而上,用兵器挑開甲葉刺進去……
但穿甲的人又不是雕塑,還能站在那裡不動,等著讓你往裡刺?
稍微一動,兵器不是被彈開,就是被滑走了。
怪不得這麼一副甲,足可以換百畝良田……
李承志看著李柏,好奇的問道:“如果正面遇到這樣的重騎,如何破開?”
“從正面破?”
李柏反問了一句,想了許久才回道:“一石以上的強弓或勁弩,在三十步以內射之可破……”
李承志一聽就知道,自己問了個蠢問題。
北魏的一斤將近600克,一石相當於現代的140多斤,這樣的重弓,李家堡這三百壯丁,能拉開的絕對不會超過十個人。
弩倒是好拉,但這玩意造價極高,且零件極多,如果沒有專業的人員維修保養,等同於一次性用品。
比如李家的塢堡裡,蹶張弩和腰引弩足有八具,但能用的卻只有兩具……
而且還要等對面的甲士衝到三十步以內才可開弓。
三十步有多遠?
不到五十米,重騎衝鋒,最多隻需五到六秒,你能射幾箭?
沒人會用這麼笨的方法……
看郎君終於對祖傳的業藝感興趣了,李柏興致勃勃的給他講了起來:
“破是沒辦法破的,但如果是防,辦法就多了!可立拒馬,可挖壕溝、陷井,可埋絆馬索,還可置車陣、槍兵……”
這個李承志知道,岳飛破金兀朮的鐵浮屠,用的就是這些方法,再加一個砍馬腿。
但也是完全在拿人命拼,十名宋兵步人甲換一名鐵浮屠,都是血賺。
真真的好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