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眼前拄刀而立、死而不倒的身軀,白衣人嘆息一聲,轉身便走。
“大帥,這——”旁邊甲士低聲問道。
“蓋世勇士,自當禮敬——且等明日。”史官公羊贊、不,大帥公無邪吩咐道。
“那副帥大人的屍身?”那親兵又問。
“帶走吧,總不能讓他的魂魄被那些修士收了去。戰場殺敵也罷,虐殺敵將、懸屍示眾卻是有些過分,不是他如此殘虐,怎會激起對方這般戰意?今日若是我來晚一步,不能瀉去此人滿腔戰意,只怕此人當場就要轉化鬼王。”
“更何況這等人物正是凝練戰魂的上好材料,我們若是帶走,那些人也不肯干休。”
——————————————————
萬骨平原是漢國與魏國之間的一塊盆地,夾在祁山與茫蕩山之間,誰掌握此地便進可攻退可守,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既然是兵家必爭之地,自然也是雙方角力的焦點。
百十年來,漢王和魏王都換過好幾位,這裡依然是兵家必爭——這無名盆地也改名叫做了萬骨平原。
殘陽如血,最後一抹霞光暗去,萬骨平原沉靜下來,只有烏啼梟鳴在平原上淒涼的迴盪。
白天的戰場已化為鬼蜮。
入夜,子時。
萬骨平原四面八方同時颳起陰風。
陰風所過之處,遊蕩在戰場上的野狗野狼、烏鴉禿鷲紛紛倒地;陰風吹過陣亡將士屍身,從屍身中帶出一縷縷或是保持人形、或是一縷黑色煙塵般的殘魂,這些殘魂哀嚎嘯叫著,將陰風染成黑色。
黑色的陰風在戰場正中間匯合一處,升上半空,凝成烏雲,遮蔽了整個天空。
大地伸手不見五指。
在萬骨平原地下大約三百米處,有一處巨大的半人工、半天然地窟。
地窟正中間,無數顱骨築成了高九尺,方九丈的祭壇。
祭壇中央,一顆斗大的顱骨上插著一根黑色旗幡。
黑色旗幡長三尺三寸三分,無風自展的三角旗面上純黑一片,沒有任何紋飾。
九名黑袍人站在祭壇周圍。
“桀桀桀,這次總算沒拿些民夫來糊弄我們。”一名黑袍人笑道。
“那是自然,若是這次還湊不足萬名戰魂,祖師怕是要翻臉。”另一名黑袍修士說道。
“這也難怪祖師,若是再湊不足萬名戰魂,十二支都天萬鬼旗便缺了一支,陰天子怪罪下來,祖師也擔當不起。”
“祖師在百年前便下了大本錢,在這此地佈下籠罩方圓數百里的聚靈大陣,漢魏兩國又是連年大戰,怎會聚不齊萬名戰魂?”另一名黑袍人好奇的問道。
“師弟不是我們外事弟子,走的也不是聚魂修行路線,所以有所不知,戰魂與尋常鬼魂不同,必要勇悍之士正面酣戰而亡,死後精魂不散,方可形成戰魂。
一軍萬人,戰死千人不退,便稱得上訓練有素士氣可嘉,其中得戰魂不過百;若是戰死三千不潰,便是一國精銳,能有數百戰魂我們就要謝天謝地。而且這等精銳,便是魏楚兩國也沒有多少——萬名戰魂哪裡有那麼容易收集。
我們蹲在這裡二十年,歷經三次大戰,小戰無數,也只蒐集了一千三百戰魂。要不是前面的師兄有許多積累,我們還不知道到哪年才能湊足萬名戰魂。”
這黑袍人還要說下去,為首的黑袍人打斷了他,說道:“陰風搜魂已畢,大家各就陣位,催動祭壇,聚靈入旗。”
各黑袍人連忙就位。
九名黑袍人各自催動法力注入祭壇,地窟中一時間陰風大盛。
“萬鬼聽命,都天攝魂,來!”九人同聲喝道。
祭壇中央,都天萬鬼旗猛然張大到三丈高下,旗面‘刷拉拉’舒展抖動,絲絲縷縷黑氣從旗面上冉冉升起,在旗頂三尺匯成一柱黑光。
這黑光視山岩為無物,透過地層衝出地面,直直貫入上方雲層之中。
都天萬鬼旗——攝魂神光。
黑光如柱,撐天拄地,漫天烏雲旋轉著向中間的黑光之柱收縮。
在這丈許粗細的黑光之柱中,卻正有一個拄刀而立、死而不倒的身影,受到這黑光滋潤,殘破的身軀漸漸開始增生、癒合、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