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的目光如同在欣賞一件稀世珍寶。
聲音都帶著一抹興奮的顫抖:
“曾安民,方才以老夫奏下的《邊關月》以十絃琴入道樂理!”
曾安民只是笑了笑,撓頭道:
“許是幻陣之中經歷太過真實,方才在彈奏時便想到了幻陣中率軍與妖兵作戰,故此有些感悟。”
說到這裡,他嘆了口氣:
“若不是而今只有七品儒道,底蘊不足,恐怕也能憑藉此次入道一舉進入五品吧。”
“可惜了。”
這話落下。
所有人都無言以對。
甚至有人面露苦色。
這……差距實在是太大。
“呵呵,無妨,你如今已經三藝入道,只須按部就班修行,待他日晉升六品,擇一藝為主,便可順利進入五品,凝聚法相。”
李蓮亭面上帶著極為溫和的笑容。
那像極了老師看見班裡學霸的表情。
他甚至還寬慰道:
“若是在晉升六品時有何不懂,便可隨時來問老夫,待你晉升六品,老夫亦可親自為你護道,助你一舉踏入五品。”
“謝過夫子厚愛。”
曾安民面上是極為真摯的笑容。
夫子,您猜錯了啊!
弟子這是早已進入六品,只是識海太過寬闊才進不了五品的。
作為知情人士之一的秦婉月則是眨了眨眼睛看著曾安民。
她是知道曾安民已是六品的。
只是真沒想到,權輔弟明明已經三藝入道,卻依舊沒有晉升五品凝聚法相!
這是什麼概念?
古之亞聖也不過只是凝聚了兩種六藝……
她張了張嘴。
想要問一句。
但是考慮到這裡人多眼雜,便閉上了嘴巴。
終於,一堂課結束。
李蓮亭臨走之前,還特意叮囑曾安民,若遇到不懂的問題一定要尋他來問。
曾安民自然也是滿口答應。
誰都看得出來,曾安民如今在國子監之中,已經成為了一個香餑餑。
不只是教“樂理”的李蓮亭。
別的任課老師也都是這般態度。
全都認準了,曾安民現在的天賦,以後在史書之上,最起碼都是一位名垂千古的詩豪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