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為之根本無法抵賴。
同月十二。
任為之家眷,女性發配教坊司,男性流放三千里。
與此同時。
戶部之中,至少有七名官員,被拔出蘿蔔帶出泥也都入了大獄。
不過他們的處罰並沒有任為之那麼深便是了。
只將責任歸結到個人的身上。
而這只是曾仕林父子入京的第三個月。
入京三個月不到。
岐王落馬。
戶部尚書任為之落馬。
以他們二人為首的那中級官員,還有低階官員更是數不勝數。
一時間,曾仕林在朝堂之中,聲名鵲起!
因為岐王與任為之的落馬都是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
所以,百姓連連稱快。
曾仕林這段時間,更是在百姓之中有了“曾青天”的美稱……
從江南來計程車子,也找到了他們的領袖。
短短十天時間。
尚書第學子,士子,官員的投的干謁詩如同雪花紙片一般迅速將老爹書房中的案頭落滿。
干謁詩,又叫干謁文。
這類詩目的很明確,是為了求得進身的機會,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含蓄地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抱負,以求引薦。
以前老爹在江南做總督的時候也收到過。
但數量明顯不多,而且投詩的也都是一些沒有官身,甚至沒有什麼才幹的普通學子。
但,這幾天。
明顯不一般。
不光寒門子弟,就連一些祖上有過輝煌,當今大族的學子都有。
甚至不乏一些在朝中擔任重要官職的官員。
不過,曾仕林卻是隻挑選一些江南子弟,還有曾家老家鳳郡的子弟來培養。
眼下,朝中戶部尚書的職位出現空缺。
而很自然,婁英啟這個在朝中屹立了許多年的侍郎,也終於媳婦熬成了婆。
他在幾個官員的舉薦之下,順利的成為了新的戶部尚書。
但也並不是沒有付出代價。
戶部那些個隨著任為之一起落馬的官員,也被閹黨,李黨插入了自己的人手。
不過老爹也早有準備,戶部一共是八個官員職位的空缺。
兩個被閹黨佔據,三個被李黨見縫插針。
還剩下三個。
給長公主留了一個。
老爹安插了一個江南水督書院出身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