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帥言之有理。”,眾將軍紛紛點頭。
“傳本帥命令,拔寨撤軍。”
“是!”
命令傳達下去後,遼國大軍迅速撤離。
…………
日薄西山,南郡府中秋仙會接近帷幕。
葉天順的官印突然響動,收到了一封傳書。
片刻後,葉天順臉色狂喜,忍不住拍案起來:“好!好啊!”
杜昌雲問道:“葉大人,什麼事情如此高興?”
葉天順說道:“前線傳書,靖門關外十多萬遼國大軍已不戰而退。”
眾人聞言紛紛大喜。
少數人的表情卻非常嚴肅,遼國大軍撤退,顯然也暴露了他們的侵宋動機。
可想而知,一旦南郡府的修真者輸給遼國修士,那麼遼國大軍可以隨時打入靖門關。
大宋朝廷腐敗,本就不願與遼國開戰,經不起也耗不起。
現在遼國修士慘敗,使得遼國大軍提前銳氣受挫,而宋國大軍也因此士氣高昂,在這種情況,遼國大軍敢邁入宋國半步,宋國大軍就敢和他們拼命。
士氣旺盛,無所畏懼!
此消彼長,遼國大軍才會撤退。
柳如夢對凌嶽說道:“凌道友,你今天可為我們大宋立了一件大功啊!”
“不敢當,不敢當。”
凌嶽今天只是應邀參加仙會與遼國修士鬥法,本以為只是羅宗浩和葉天順的黨爭,卻想不到這個中秋仙會如此重要,背後竟然牽扯出了兩國爭鬥。
陰差陽錯,居然做了一件好事,也算是一件功德了。
葉天順快步走到凌嶽面前說道:“凌道友,今日一戰你力挽狂瀾,揚我大宋國威,一雪多年來遼國給予宋國的恥辱,又讓遼國大軍不敢進犯邊疆,使我大宋避免了一場戰爭,葉某無以為報,請受我一拜。”
說完之後就對凌嶽下拜,其他人見此也紛紛起立,一同對作揖表示感激。
凌嶽扶起葉天順說道:“我只是做了一件身為宋國人應該做的事情,葉大人不必客氣。”
“凌道友雖是一介散修,但也為我們南郡百姓斬狗官,殺妖僧,誅長生教主,葉某一定會將此事啟奏皇上,定不辱沒你的功勳。”,葉天順說道。
“葉大人好意在下心領,在下身為修真之人,理應為百姓們做點力所能及之事,就不必煩勞上奏皇帝了。”
“凌道友為大宋做了貢獻,就理應受到朝廷的褒獎,否則如何彰顯皇恩浩蕩?如何激勵更多人為大宋建功立業呢?凌道友應該為南郡人做個表率才是。”
眾人紛紛點頭,一致贊成葉天順。
凌嶽見難以推辭,只好謝過。
“葉大人,您剛才說已經用聲像法寶記錄了今天的鬥法情景,以此作為證據參羅宗浩,這麼說來,您早就料到羅宗浩會來攪合這件事了?”,凌嶽好奇地問。
“哈哈……”
葉天順大笑道:“我哪裡會有那個未卜先知的本事,我之所以那樣說,是想讓羅宗浩做賊心虛,自己去向皇上請罪。”
凌嶽佩服道:“葉大人英明,在下佩服。”
“不敢,不敢。”,葉天順連連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