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來,三個人吃了早餐,然後一起來到了縣招待所。
談判組法務負責人李靜秀已經在等著了:“董事長,按照你的要求,離婚協議書已經寫好了。”
李靜秀二十八九歲,穿著一身黑色的職業裝,戴著眼鏡,頭髮挽在腦後,看起來非常的幹練。
沈川點點頭:“一會你就跟我去一趟。”
李靜秀點點頭,心裡很是雀躍。跟著老闆去辦事,而且辦的還是老闆家裡私事,這就是她最大的信任。
沈川問周愛玲:“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明天我在陪你去學校?”
周愛玲給沈川整理著衣領:“你去忙你的吧,我就是回學校看看。我教的那個班,今年就要升初中了,還有不到一個月考試,我如果不回去看看他們,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沈川無奈的說道:“行吧!”說完看向一邊的何佳麗,“何助理,給她安排一輛車。”
周愛玲說道:“不用安排司機,我自己開。”
何佳麗點點頭,把她的車鑰匙,在司機手裡要了過來:“開我的車去吧。”
周愛玲接過鑰匙,轉身上了車,然後開啟車窗:“你要是回來的早,打電話給我。”
沈川擺擺手:“好,你慢點開。”
周愛玲走了,沈川對李靜秀和磕巴說道:“我們也走吧。”
依然是高雲海開車,李靜秀坐在了副駕駛,何佳麗跟沈川坐在了後面。
沈川說道:“你在家休息休息,沒有必要跟我去。”
何佳麗說道:“我還是去跟你轉轉吧,看看向下的風景。”
沈川笑了笑:“鄉下哪有什麼風景,坑坑窪窪的馬路,車軲轆一過,漫天的塵土。”
老溝村,距離萊清十九公里,距離鄉只有八公里。十來分鐘,就到了石山鄉。
沈川說道:“這就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國道兩邊都是商鋪,店面看起來很破舊,但賣什麼的都有。五金、雜貨、小賣店、飯店等等,整條街看起來很是繁華。
何佳麗看著車窗外,意外的說道:“看起來還很繁華。”
“是佔了國道的光,你看,最火的還是飯店,這才幾點,就有長途車停在飯店門口吃飯。”沈川說完,拍了一下高雲海肩膀,“老高,看到前面小橋了嗎?在橋頭右拐下路。”
眨眼的功夫,車到了橋頭,是一個十字路口,沈川說道:“這裡是鄉中心位置,左拐,順著路往上走,就是西山村。這個路口小菜市場,每天都有。而且陰曆初三、初六、初九還是大集,往西山村去的這條路,還有兩邊的衚衕,包括前面一條通往南山村的路,全部是集市。我們石山鄉的集市,是整個縣最大的,每到集市的日子,附近幾個鄉鎮,都會到這裡趕集,那是相當熱鬧。”
因為國道和下道的土路落差比較大,有一個石頭坎兒,而且路還有點窄,高雲海小心翼翼拐下來,車還是拖了一下底兒。
沈川指了指車窗外:“這是照相館,開多少年了,我也不知道。據我爸說,他小時候就有這個照相館了,他跟媽的結婚照,就是在這拍的,一張兩寸的黑白照片。”
路兩邊是低矮的民房,路更是坑坑窪窪,顛簸的走了能有兩百米,沈川突然說道:“停車!”
高雲海緩緩的把車停在了路邊,沈川推開車門下了車,看著對面:“這就是鄉小學,我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五輛豪車停下來,頓時引起很多人目光。尤其是小學門口兩邊,除了民房改的商鋪,地攤也不少,賣什麼的都有。現在還沒有到中午,等到了中午放學的時候,賣東西的更多。
何佳麗站在沈川身邊,看著斑駁的學校院牆,遠處破舊的校舍,還有上體育課的小不點,頂著烈日,在滿操場的奔跑著,笑著,鬧著。
“我出生在新界北部,我記憶中,那裡全都是農田和低矮的民房,上小學時,校舍也很破舊。八九年前,由四大家族的曾家捐建了新校舍。”
這時,一名頭髮花白,身高也就一米六左右的乾瘦老頭,遠遠的在學校內走出來。上身是白色的確良襯衫,下面是黑色的褲子,腳上是黑色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