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字帖殘片,雖然是趙孟頫的手筆,可是乾隆皇帝也看不上,就這樣這翁方綱才能把這字帖殘片給收了下來。
在之後這字帖又不知怎麼落到了那高島菊次郎的手上,這個傢伙在日本的名氣可是大的不得了,他可是日本二戰之前就大名鼎鼎的造紙王。
他旗下的王子紙業,現在也是日本數得上號的日化公司,現在大家所熟知的花王紙尿片什麼的,就都是這家公司的產品。
這個高島在發跡之前,曾經當過一段時間船員,經常去那時候的中國,後來二戰爆發的時候,他已經成了日本數得上號的名流上層。
當時他和汪偽政府裡的幾個權貴關係非常好,比如汪精衛,周佛海就都是他的好朋友,所以從那幫傢伙手裡,他是淘弄了不少好東西到日本。
後來二戰後,東京國立博物館正是成立之後,這傢伙捐獻了不少好東西給東京國立博物館,據說有三百多件,其中最為珍貴的,就要數這趙孟頫字帖殘片了。
不過今天,這幅趙孟頫字帖的殘片,就要回家了,再也不會留在日本這片讓人噁心的土地上,讓這些日本混蛋來褻瀆了。
金沐晨收好了這幅字帖,繼續向前走。
然後又收好了幾幅古代的名家書法字帖,這才匆匆結束了這書畫館之旅,雖然還剩下很多好東西,但是他的紫玉空間容量實在是有限,這些東西雖然他是心有不甘,也只能強忍著不捨放棄了。
因為這展館裡,還有很多東西值得他去探索和帶走呢。
很快金沐晨就在一尊銅佛頭面前站定了,這尊銅佛頭說實話,上次他來踩點的時候,給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因為這尊銅佛頭,如果不是因為下面的短文介紹,還有這頭像額頭上的法印紋,金沐晨真的很難相信這會是一尊佛頭,因為這尊佛頭可和他之前見過的任何一尊佛頭樣式都不太一樣。
這尊佛頭的面部神情看起來非常的世俗化,上嘴唇上還有一圈鬍子,也不是剃度過後的和尚那樣的光頭,頭上居然還有一個漢人樣式的髮髻,只不過這髮髻的部位已經破損,丟失了一半。
所以如果不是看到這銅佛頭下面的簡介,還有額頭上的法印紋,金沐晨還真以為這就是某個漢朝人留下的銅佛頭呢。
至於這尊銅佛頭為什麼會如此奇怪,那還主要是因為,這尊銅佛頭的出產地,這尊銅佛頭出產地是邊疆省的和田市。
而且這尊佛頭也不止是銅佛頭,他是一尊金銅佛頭,也就是鍍金的佛頭,這一點從這銅佛頭耳邊,還有鬢角上的點點金漆,就能看得出來,當年這佛頭是渡過金的。
最關鍵的是這尊佛頭,其實並不是中國自產的,而是公園三到四世紀時期,中亞的早期遺留珍品。
在那個年代,中亞地區,還沒有被邪教染綠,那時候那片土地上的信仰還比較自由,有當年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留下的希臘邦國,還在信仰呼羅珊地區的拜火教。
而中亞的南部地區,則是信仰來至印度的佛教,而這些地區被邪教染綠,那還是後來中東地區的土耳其蘇丹強大起來之後。
而且後來蒙古人東征,也幫了不少倒忙,他們從中東地區抓回來不少奴隸,這些奴隸,為綠教擴散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連中國現在的小白貓,幾乎都是那時候蒙古人東征之後帶回來的孽種。
這些人現在佔據了我國的西北地區,包括古都長安一代,幾乎他們都為數不少,想想都是可惜,當年我們大漢帝國的先祖留下的京都地區,現在居然已經成了綠教人多勢眾的地方,想想就是讓人無限感慨。
當你玩三國志遊戲的時候,看看那些西北地區讓人無限神往的地名,可現在你再去看看,哪裡幾乎已經成了綠教子孫們的自留地了。
說道那就扯遠了,現在再來看看這尊佛頭,那天在看完了這尊佛頭之後,金沐晨還回去仔細的查證了一番這種樣式佛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