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流傳到現在的《渡唐天神像》那麼多的版本,但卻只有眼前這幅是最珍貴,並且被評為是日本頂級國寶的主要原因。
就因為這幅畫就剛好是當年,那將軍足利義持所收藏的那副畫卷。
而且關於這幅畫,其實在日本還是有很多流傳的路邊社野史,小道新聞啥的。
據說這幅畫的作者藤原義,其實就是平安時代陷害那菅原道真的藤原氏家族的後人。
而他出生的時候,已經是平安時代過了三百多年後的室町時代了,這時候的藤原氏已經沒落了,不在是日本朝廷中樞的中流砥柱了。
不過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畢竟也是曾經影響了日本歷史百十多年的名門望族,這藤原氏又怎麼甘心就這麼退出歷史的舞臺。
於是他們就決定討好當時朝廷中的權力核心人物,也就是足利義持。
但是想要討好他吧,那就必須要從他的喜好方面下手,而這足利義持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裡,就有那當年被藤原家打倒在地,並且發配到了九州那蠻荒之地的菅原道真,而且這個將軍,還非常迷信佛教,是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
為了讓足利義持免得對藤原家生出不良印象,於是他們就找到了藤原畫派的創始人藤原義,這個藤原義原本是個公子哥,一心醉心於研究藝術畫作,對這樣的政治鬥爭本來不怎麼過感興趣。
但是家族的人都求到頭上了,不出手也不是那麼回事,於是就創作了這幅畫。
然後在順帶著編了個故事,把這幅畫送給了足利義持,果然足利義持獲得了這幅畫之後是非常高興。
從哪之後,就再也沒為難過他藤原家。
不過這足利義持為什麼會這麼喜歡這幅畫呢?
這其實也是和這幅畫上面的這個“贊”有很大的關係!
因為這個“贊’的作者可是無準師範,而這無準師範又是那個?這可是當時日本“國師”的老師啊!
作為一個極度虔誠的佛教徒,足利義持又怎麼可能對國師的老師不尊敬?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還是和當年南宋時期的宗教傳播有關係,而且還關係到哪怕是現在也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基地的徑山寺。
這徑山寺位於天堂市附近,在南宋時期可是一座大名鼎鼎的佛家寺廟,不光是能吸引南宋國內的善男信女,就是東渡而來的日本和尚,和朝鮮和尚都一樣喜歡在這古寺裡修行。
而當時在這古寺裡就有一個著名的日本和尚,這個和尚有個非常有趣的名字,叫做圓爾辯圓,聽起來非常的好笑,但是他的經歷,可一點都不簡單。
他是在宋理宗年間,從日本東渡到這徑山寺來留學的,後來被山上的擺放山寺住持無準師範禪師收為徒弟,潛心求法七年,遭“竹蓖”杖打之苦,終於得傳衣缽,東返故里。
而這傢伙這段時間,可並不光是潛心研究佛法,還結交了不少信佛的有錢佬,而且這傢伙口才還非常了得。
在臨走的時候,就忽悠了當時一個杭@州的有錢人人謝國明,讓他出了善款在日本的九州博多建造了承天寺。
而且在日後徑山寺遭火災之後,這位圓爾辨圓和尚又說服謝國明,為徑山寺復建捐助木材。
這個和尚在回到日本多年之後,得到當時的丞相道家的賞識,得以入主這個時候日本國都京都的東福寺當上了主持,之後更是被被賜號“聖一”,死後得天皇贈“國師”之號,而且這可是日本首位得蒙賜“國師”稱號的人,更是日本臨濟宗既榮西后第二位祖師。
一個日本國師的老師的“贊”,這是如何能不讓那足利義持心花怒放?
也正是因為這裡面有著這麼多的彎彎繞的故事,和涉及到了那麼多的日本歷史,所以這幅看似簡單的《渡唐天神像》才會變得那麼的不簡單。
所以才能夠被評為是日本的國寶中的國寶。
這段歷史,也是那天金沐晨在瀏覽了這個展館之後,回去特意谷歌這博物館裡展出的日本國寶的時候才得知的。
不過現在這對日本歷史有著特殊記述方式的古畫,肯定是不會在繼續屬於日本了。
嘿嘿,你們日本人的驕傲,今後就特麼的屬於你老子了。
一錘子下去,玻璃罩是碎的稀里嘩啦,然後一刀斬斷了那金屬絲,這幅畫就被金沐晨收入囊中了。
到手了幾件日本國寶,讓金沐晨的心情格外的舒暢,連走路都輕快了幾分。
很快他就又來到了另外一個玻璃罩前面,這個玻璃罩和之前他看過的那個玻璃罩一樣,裡面的畫作同樣閃爍的是那種淡黃色的光芒,而且同樣是柔和致遠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