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情況把金沐晨嚇了一跳,要知道紅山古玉,前些年的時候,尤其是在國內考古學界強調紅山文化的時候,可一度是國內古玉市場上備受熱捧的藏品來著。
當時是1996年,那時候國內紅山文化的概念,剛剛在國內考古學界興起,而那時候紅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古董,就是紅山古玉了。
那一年在京城就曾經舉辦過一屆古玉的拍賣專場,金沐晨記得自己看過資料,當時有一塊紅山古玉,成為了那次拍賣會的標王,當時是拍出了265萬元人民幣。
那可是在1996年啊,那時候的265萬,如果按照實際購買力來算的話,絕對可以相當於現在的兩千萬人民幣了。
而到了現在,就算是備受人們喜愛的羊脂白玉的作品,想要拍出兩千多萬的價格,那還得看你的器型多大,還有是什麼人用過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歷史傳承呢。
由此可見紅山古玉在古玉行內的地位,可是在之後的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紅山古玉在收藏界的地位,是迅速下降。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倒也不是說這紅山古玉不值錢,而是因為這種古玉的真品,依舊特別之前,只不過正因為這種古玉的真品,在市場上備受藏家們的喜愛,所以導致了市場上造假的人太多,假貨氾濫,所以很多人雖然很喜歡著東西,但是卻不敢輕易出手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紅杉古玉的造假門檻太低。
首先這種紅山古玉,因為發源地的緣故,所採用的玉質材料,並不是最頂級的那種。
紅山古玉的材料,一般分為三種,一種是類似新@疆瑪納斯碧玉顏色的深綠色碧玉,另外一種就是寬甸玉和岫巖玉。
這幾種玉石的原材料,現在非常容易找得到,而且價格也不高,這就方便了造假者收集原材料。
另外一方面就是沁色方面,還有雕工方面都非常容易造假,所以更是大大的降低了造假的門檻。
根據金沐晨才瞭解,一些造假者,專門從市場上收購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的青白玉料,然後經過一定濃度的氫氟酸溶液浸泡,在之後就鑽孔,打磨,拋光。
經過幾周的功夫,花費成本不過幾百塊,就可以造出一塊假的紅山古玉,然後一轉手就能賣出數十萬。
當年那塊紅山古玉,在哪次的拍賣會上成名之後,市場上很快就大量的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紅山古玉的贗品。
很多原本對紅山古玉抱著很大熱情的收藏者們是紛紛中招上當,這也導致了收藏者們對於紅山古玉熱情的迅速消退。
再加上後期國內考古界的考古報告公開,更是給紅山古玉的收藏潑了一盆冷水。
原來這紅山古玉的發現量,其實並不算少,但是很多紅山古玉其實在1949年前,就已經大量的流失海外了。
而到後來我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並且重視起這東西的時候,全國範圍內能夠找得到,並且數得上號的紅山古玉,也就只有二百來塊。
這樣的數量一公佈出來,立刻就讓紅山古玉的收藏熱大幅度的降溫。
收藏者們也不是傻子,這紅山古玉雖然好,可是考古那幫人都已經說了,這東西全國就二百來塊,你特麼市場上這麼多,動輒幾十上百塊的,都哪來的?
難不成你們這幫傢伙,都去內@蒙,遼@寧那邊去挖了古墓不成?
再者說那紅山文化時期的東西,哪有什麼古墓給你挖,發現這紅山古玉的地方,一般都是當時紅山人的聚居地。
或者是在兩個部落的戰場上,當一個部落被另一個部落團滅之後,他們部落擁有的紅山古玉,才有可能被遺失在戰場之上。
要知道那個年代的人,可是連城邦,和房屋的概念都沒有,更別提什麼陪葬品了。
所以很多收藏家們就都明白了,那些市場上流通的什麼紅山古玉,大多數都是假貨。
這樣一來,因為市場上流通的真貨太少,假貨太多,所以這紅山古玉的收藏熱潮,也就漸漸的回落了下來。
而造假者們,也就漸漸的絕跡了,以至於在現在的市場上,你想真正的找到幾塊紅山古玉,都非常困難。
而這樣一來,金沐晨也就不難理解了,為什麼這時候這幾塊紅山古玉的展臺前面人會這麼少了。
感情那幫傢伙,肯定是都把這幾塊紅山古玉給當成假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