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葉正吉擔心大名聯軍包抄幕府軍隊後路的想法,其實並沒有錯。
只不過大名聯軍並沒有打算透過陸路來完成這一戰術目標。
畢竟陸路太過於遙遠,而且深入敵後。不但很難完成目的,還很容易被幕府發現和圍殲。
有薩摩藩存在,大名聯軍理所當然的打算透過水路來達成目的。
為了進一步拉長幕府軍隊的戰線,在京都附近的大名聯軍搶到了後水尾天皇之後,還選擇了後撤。
酒井忠勝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率部渡過了澱川河,進一步壓縮大名聯軍的空間。
而就在這時,薩摩耶的水軍出動了。
為了一戰而定乾坤,薩摩藩可謂是精銳盡出。
由老中島津久慶親自率軍,浩浩蕩蕩的船隊衝入了瀨戶內海。
只要越過澹路島,在愛知地區完成登陸,幕府軍隊的後路就將會被徹底截斷。
島津久慶並不覺得這次的行動有什麼困難。
可是當薩摩藩的水軍開進到澹路島一帶時,他才赫然發現,情況有些不對。
就看到澹路島的東面,同樣有一支浩浩蕩蕩的水軍正在急速衝來。
船上的旗幟在陽光下分外鮮明,正是幕府的水軍。
更加讓島津久慶不敢相信的是,幕府水軍當中最大的兩艘戰船,赫然也是夏國建造的三級戰列艦。
大名聯軍和幕府軍隊竟然想到了一起。
在陸地上打不開局面時,都將戰爭的勝負手放在了水上。
兩邊都覺著本方從夏國購買了戰力強悍的三級戰列艦,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此時迎面撞上,看到對手的情況,怎一個吐血了得!
和大名聯軍的目的差不多,幕府水軍出動也是為了包抄後路,希望儘快解決戰鬥。
幕府作為東瀛的實際統治者,是最希望速戰速決的。
因為只有戰爭快點結束,幕府的統治地位才不會被動搖。才能更快的穩定東瀛局勢,不給夏國可乘之機。
因此德川家光拿出了所有的力量,並且下達了命令,希望戰爭在三到五個月內就完全結束。
東瀛派遣到夏國的人已經傳遞回來了情報,講述了中國國內的情況。
德川幕府高層一致判定,夏國必然要將絕大部分力量轉移到國內,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差顧不上東瀛。
這就是德川幕府的機會。
負責指揮幕府水軍的人,乃是德川家光的弟弟德川賴房。
身為水戶藩藩主,德川賴房還是比較精通水戰的。此時得到了夏國戰艦的增強,令他信心大增。
當看到薩摩藩水軍也有夏國戰艦的時候,他就預感到,這必將是一場血戰。
可是秉承的德川家光的嚴令,這一戰勢在必行。
“各部立刻前出擺出戰鬥陣型,今日和叛賊一決勝負!”
德川賴房大聲疾呼,下達了作戰命令。
“薩摩水軍從來都是東瀛第一,在這片海域上沒有人是我們的對手。全軍出擊,消滅敵人!”
身為薩摩藩的老中,島津久慶對於水戰有著無與倫比的驕傲。
就算幕府水軍同樣也有兩艘三級戰列艦,但絕對不會是薩摩水軍的對手。
寬闊的大坂灣水面上,雙方迅速進入戰鬥狀態,開始緊鑼密鼓的部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