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一元認為,將百姓人為地劃分為固定的職業,拘禁在固定的地域,這是對百姓最大的傷害。
時移世易,世界已經變得大為不同,土地的承載能力也決定了光靠農耕無法養活更多的人口。
因此必須解放百姓,讓百姓透過其他的途徑獲取生存物資。
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討論當今天下百姓的生存狀況,實則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解放人口和勞動力。
完全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對地主階級的挑戰。
因為一旦完成百姓的身份解放,那麼受到損害最大的一定是地主階級。
沒有人給他們種地了呀!
而新興資產階級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不斷改進技術之外,最需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源源不斷的勞動力。
任何時候,勞動力才是創造財富的根本。
這篇文章讓左夢庚非常滿意,因為他看到了新興階級終於開始具備挑戰精神了。
同樣的,這片文章也讓黃宗羲、左懋第等人很不滿意。
他們不滿意的原因是,覺得這裡面的觀點太保守了。
“明明君主才是天下第一大害,只要清除了這個最大的禍害,民眾的生存危機自然而解。”
柳一元和他辯論許久了,也有了火氣。
“君主已經存在數千年了,在百姓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貿然剷除了君主,那麼國家行政該怎麼辦?”
為黃宗羲出頭的,是周遊。
“國家既然是民眾的國家,那麼國家的事務就該由全體百姓來決定。”
黃道周不認可這個觀點。
“如今百姓多數愚昧,民智尚未開啟,貿然將國政交之其手,實非國家之福。”
今天是全體大會,所有相關的人都來了。
因此王秀芹也參加了論戰。
“百姓民智未開,那便開啟就是。”
李邦華反問道:“那這個過程需要多久?幾年、幾十年還是上百年?當今天下百姓目不識丁者十之八九,莫說天下大事,便是本村之外的情形都茫然無知。這樣的人,參與國政,這不是禍亂之源嗎?”
左永也有理由。
“就怕不如此做,長此以往,國政把持於少數人之手,屆時又和這大明有甚分別?”
徐若琳也來了。
躲在左夢庚身邊,看著唇槍舌劍無比激烈的現場,忍不住輕聲嘀咕。
“他們會不會打起來?”
左夢庚莞爾一笑,並不緊張。
“不會。他們只是在尋找未來的方向,走上了不同的路罷了。殊途同歸,結果還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