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初九這天,響晴薄日,氣薄雲天,由元明德以周禮製出殯治喪!
草龍在前迎風高起,銘旗緊跟,孝燈點路,吉燈驅邪,放生籠靜安,銘旌肅立,城內百姓各設香亭哭庭無數、魂轎前抬,紙橋後置,樂隊吹吹打打,各遺族居中帶路,僧道百餘人唸經超度,金童玉女攜手相伴,孝子高弘毅舉幡在前,高文龍手抱令牌,各下屬軍將手持哭喪棒分列其後,,李忠緊隨其後白綾拉棺,親屬女眷跟從相送綿延數十里。
一場大慟悲天地,萬里江山夢迴中!
在元明德的盡心盡力主持安排下,高元和死後十四日終於入土為安。
......
李賢本來準備前幾日就走,只因為高元和的喪事辦理,便又被多留了幾日。
眼看著今年快要過完,再不走就會多耽擱些日子,李賢便把這幾日熬夜準備好的禮物遣人送給了高弘毅,奈何高弘毅看也沒看,立即退回。
李賢一笑置之,將那份大禮放在書房,準備立即就走,但是他沒想到他剛一出門便被人給攔了下來。
堂堂老將軍的好友,現任將軍高弘毅的老師,何人敢攔?
不是高弘毅,而是高元和。
李忠拿著一封書信遞給了他,李賢接過一看卻是高元和一月前親手所書!上面只有寥寥數語:
“樂山兄,前日周密安排計算馬堂風之事,為兄心有慼慼,如果事敗弟不甚枉死,兄若能儲存性命,還望兄留下來幫助毅兒。
毅兒有大志向也,兄勢必也能看出一二。只是他畢竟年幼經歷太少,雖有大志空談居多,不切實際。但若兄願意相助,毅兒之空談便會轉為實際。
弟知道,毅兒太小,兄還為毅兒之師,茫然下身去幫助他,兄顧忌良多。但是弟深知兄看淡人生幾十載,只求安心待來生。然去日繁多,來生何在?當此之時,兄何不出山一展豪情,也算不枉此生!
悲哉!”
李賢將信收起來,沉思半晌道:“帶我去見高弘毅!”
彼時,高弘毅正在與眾人商議冬日事宜,被其留下來的城主懷念家裡,幽幽慼慼的說著話,各個面色不悅,顯然是想早日歸家。但是高弘毅卻一直不同意,他在等一個人過來,這個人便是李賢。
李賢很快來了,諸城主好像沒看到似的,依然自顧自的聊著天,唯有高弘毅興奮的站起來,但隨後又坐了下去,抬眼看了看諸位城主說道:“你們先下去吧,有事情明日再說。”
幾位城主愣愣的看著高弘毅,默默的走了出去,李忠在外面關上門守在門口。
“先生”高弘毅上前迎道。
李賢沉沉的將高弘毅扶起來,仔細端詳著他,他的臉上已去了稚氣帶來的是更多的惆悵。
“起來吧!”他嘆了嘆氣,他實在沒有想到這麼長時間自己的學生變化這麼大,好像一下子長大成人,一時間變得老成起來。但是他的眉宇間仍然帶著衝勁,李賢稍感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