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叫包卉縣的小縣城,有個道人,聲稱與神醫小公主是同門,向香客佈施丹藥,不少香客信以為真,吃了他的靈丹。
起初還好,但第二天,就有人七竅流血暴斃了。
那家人之前也沒想到這個,一直到這樣的人接連出了三個,大家才發現是丹的問題,找上了那道人,也有人報了官。
不想那道人卻武功高強,不但拒捕,還打傷了官兵,並且當眾嚷嚷著,說神醫小公主能煉丹,他為什麼不能煉?他也不過是師法皇族而已!!
而這小縣城的縣令姓劉,叫劉崇,是一個挺較真兒的人,估計對方也是特意挑了這麼一個地方生事的。
總之,這位劉縣令與上官吵了一架,然後強行把這件事情報了上來,只說小公主做法有不妥,因為他確實有聽過傳言,小公主會煉丹,天下百姓皆將小公主奉若神明,還請小公主給天下一個交待!!
明霈帝沒想到對方居然又用了這種死人的方式。
要挑起此事,有無數種方法,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區別,但是對紅幫來說差別巨大。
這倒也變相證明了,那鄭安中確實是紅幫的頭頭,估計是被郭動等人的勢力,堵在了龍山縣附近。
只有他因為某些原因,對幫派失去掌控,才會有這種無腦的事情發生……否則的話,他明明已經拿到了心寶煉的丹,應該不會傻到看不出區別。
他立刻排程影衛,暗中增援龍山縣。
同時也回信給京城,讓他們出個告示,小公主回京之後,會當眾煉丹,同時讓劉叢帶著那些服用過毒丹的人進京。
京城那邊接到了信,卻沒有立刻出告示。
第二日,倒是晏時榮寫了一篇文章,叫做《討煉.毒者檄》。
然後直接就用皇孫晏時榮的名義,遍發各地。
明霈帝拿到一看,就不由得一笑。
還是那句話,所有人裡頭,能最快,也是最能跟上他的腦回路的,就是晏時榮。
要知道,包卉縣城這件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但是晏時榮這篇檄文一出,就沒人不知道了。
他直接寫出了這件事情,令此事廣為人知,然後痛斥“煉.毒者”。
這其實是一種“歸類”。
讓煉.毒與心寶的煉丹之法徹底區分開,也是為了後續,明霈帝承諾過糰子的“正視聽”。
要知道,這並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系列的事情。
這些所謂的仙家煉丹之法,已經存在了千百年,很多很多人都不覺得有問題,他們覺得這就是仙家煉丹之法,吃了就是能百病不生、長生不老。
所以,民間這些僧道之流好禁,百姓心裡頭的想法,不好改。
只有像明霈帝起初想的那樣,把事情徹底鬧大,令兩者徹底區分開,令心寶的煉丹之法深入人心,才能一下子改變大家心裡的觀念。
然後更改律法,蓋棺定論,再進行下一步。
這是一環扣一扣,晏時榮出手,是給中間加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讓這件事情變的更漂亮了。
明霈帝笑著放下信,叫人都收了,一邊就問:“心寶呢?”
方無憂訕訕的稟報:“皇上剛才不是跟小殿下說,這會兒忙著,讓她去別處玩會兒?”
剛才明霈帝在看這件事情的調查,怕心寶看到沉心,就把她支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