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寶過去的時候提了一嘴,中午明霈帝就招了晏時榮過去,然後就直接讓他去辦。
也就在這一日,下了旨,明霈帝要帶著小公主去昇平宮避暑,留太子監國。
元相、內閣均留京,六部尚書也留京,明霈帝只帶走各處的副手。
換句話說,主要的事務全都放在了京城,由太子去處理。
這在朝堂絕對是軒然大波。
但晏時榮早有心理準備,還挺穩的住,按部就班幹自己的事兒。
沒幾日,宮門前不遠處,就立起了一個水缸那麼大的銅壺,離地約摸兩尺,被一個杆子挑著懸起來,取“懸壺濟世”之意。
銅壺上有草書“醫道”二字的花紋,其中一筆的中間做出了一道口,可以往裡面投名帖,壺蓋是可以開啟的,後頭有鎖,到時候開啟之後,就可以把壺身拿下來。
旁邊立了一個石碑刻的告示,大意就是鎮國公主乃天生神醫,雖然年紀幼小,亦有濟世救人之心,故以此方式,擇有緣之人救之,每月不少於三人,只救世間難醫的“不治之症”……云云。
翰林院底層官員輪值,每日早、午、晚,各為百姓念一遍並解釋清楚,連念十天,十天之後巳時來抽第一次。
同時也會說明,因為小公主馬上就要隨著皇上去昇平宮避暑,所以這幾次抽,每一次都會抽三人,補足這幾個月的人數。
聖駕定的是六月初二離京,距離現在一個半月,滿打滿算也就抽三回。
晏時榮還以為有可能沒人敢投,還想著要是這樣就弄幾個托兒,不然壺一開啟,裡頭就寥寥幾張紙,那就很尷尬了。
但他實在低估了百姓對神仙的熱情和信任。
反正頭一天人還少些,從第二天開始,可能訊息傳開了,還真有不少人往裡投的。
接連幾日,朝堂上下,都在議論這件事兒。
王榮貴回府時,也與父親和祖父聊起此事。
王榮貴道:“我實在是想不通,皇上為什麼要這麼急著推小殿下出來呢?小殿下還不到五歲,就算醫術極好,又何必這麼急著讓她站出來?皇上並不需要小殿下這份本事,太子殿下也不需要小殿下這樣的名聲,讓她慢慢的長大,順其自然不好嗎?”
王父並非近臣,便問道:“難道皇上並非真心疼愛小殿下?”
王榮貴搖頭:“不是,皇上對小殿下愛若珍寶。”
文信郡王淡淡的道:“你都能想到的事情,皇上太子也都想的到。”他低低的加了一句:“當初在無拘園遇刺,皇上仍舊允許小公主再來,這本就不尋常。”
王榮貴一頓。
是啊,這本就不尋常,他只是,有些心疼這個軟軟乖乖的小娃娃。
李庭芳與夫人在家時,也說了幾句。
因為心寶第一個看的就是李家園子,李夫人算是心寶在京城醫治的第一人,所以李家全家,對心寶的醫術都是十分信服,但不管怎麼樣,打出這種只醫所謂的不治之症的名頭,也有些狂妄了。
李夫人也是有些擔心,與李庭芳絮叨。
李庭芳只道:“小殿下敢說這話,自然就有這樣的本事。”
李夫人道:“那就好!想必小殿下自有神仙手段。”
類似的一幕,在許多官員家中上演,大傢俬下里猜測頗多,但表面上卻都十分捧場。
甚至還有人四處尋了重病之人,過來投帖的,反正也不差這點錢,到時候萬一抽中了,就在公主面前露了臉,還刷了一個仁善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