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鬥中,變數可太多了。
面對敵人的一拳,是擋還是撥,是格還是推,亦或者直接閃避、以傷換命?
而每一種選擇後,又有無數種自己出招的選擇——
是進步接招,還是退步接招。
是攻敵左側還是攻敵右側?
又有無數種選擇方案。
如果把所有的方案都擺在白季的眼前,那等於沒有這個個人專長。
戰鬥直感本就是一種預挑選,把短時間內根據已有資訊可以得出的最好的幾個結論放在白季眼前,無論選哪個,都是一定程度上的最佳方案。
可,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
對著敵人可以發揮出5成實力以及5.1成實力的地方出手,看起來差距不大,但這其中,就是細節的差距。
在正面戰鬥中,戰鬥直感主要是給出搶先和擊弱的可能性方案。
至於後來獲得的個人專長傾向——機先,則是執行搶先和擊弱的最終手段。
然而根基終究是不穩,如同空中樓閣。
之前的白季,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個人專長當然強悍,但是真正的強者,哪個沒有一兩個強悍的個人專長。
巔峰強者,比拼更多的就是一些細節上的操控。
現在獲得不久的驚龍九變,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白季的弱點。
由這個身法帶來的武功核心,讓白季的戰鬥直感獲得了更多的資訊判斷來源。
從而讓白季出手變得更為精準。
當然,這個補全是一直都需要的。
個人專長的掌握,各種技法的習得,這些本身都是相輔相成,可以無限制地疊加一個人的戰鬥能力。
這是一條不歸路。
而換到白季如今的實力後,就是一出手間,即精準地以看似是正面抓住對方的拳頭,彷彿是接受了最大沖擊力般的硬生生攔住了對方的拳頭。
而實際上,這是白季先行向對方的身體右側踏前了半步,且在接拳時略微做了一個向上引導的誘使力道的結果。
看起來是正面相接,實則不是。
只是,這般如同大人打小孩般的碾壓,顯然出乎了對手本人的意料。
一時間,卓方瞪大了眼睛。
白季從拳頭後歪了歪頭,繞過對方沙包大的拳頭,對著對方眨了眨眼睛。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