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舒心裡面五味雜陳,說不出究竟是一個什麼滋味兒,但白舒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恐懼。在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懂得了這麼多的事情之後,只要身邊的人不受到傷害,白舒就無所畏懼。
“謝謝婆婆,我知道了。”白舒衷心的道謝。
瞎婆婆點了點頭,沒有說話,獨自走下了樓梯,只留下白舒一個人,手裡握著黑色勾玉,呆呆的站在小書閣七層的門前。
白舒擺正了身形,喃喃道:“三拜九叩,讓拜就拜吧!”
於是白舒按照道家禮節,恭恭敬敬的手持勾玉,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對於太虛祖師,白舒還是發自內心的尊重的,這不僅僅是因為太虛觀現在所擁有的成就,更多的在於白舒佩服太虛祖師,以天地為盤,眾生為棋,敢與上天博弈,對局千年之久。
這是何等的魄力和勇氣,太虛祖師這樣做,也一定有一個令人動容的緣由。
禮成,黑色勾玉之上光華一轉,擋在白舒面前那扇連海字元都不可撼動分毫的黑色門板,無聲無息的開啟了一條縫。
白舒深吸了一口氣,推門走了進去。
要知道,從外面看小書閣,越到上層,樓層就越是狹小,這小書閣第七層,在白舒的想象之中,應該是一間狹小的閣樓,擺上一對桌椅,應該就差不多可以將整個房間塞滿。
可實際上,白舒推門進了小書閣之後,一下子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四周全部都是漆黑,看不到盡頭的牆壁,腳下也是漆黑,看不到地板的分佈,但小書閣第七層的屋頂,卻是光華流轉的。
穹頂之上,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璀璨星空,這給白舒的感覺,不像是站在地面仰望星空,更像是他自己,站在銀河之中,被星辰之光吞沒。
彷彿小書閣的第七層,直接跨越了無限的空間距離,讓人一步登天,直接邁入到了璀璨星河之中,這一層的空間,就是無窮無盡的廣袤宇宙。
這須彌芥子的無上神通,委實叫人驚歎。
白舒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他在進入小書閣第七層的一瞬間,心臟就彷彿被一隻巨大的手緊緊攥住,幾近無法跳動,那璀璨迷人的星光就像是白舒來到這個世上,睜眼看到的場景一般。
就像是一場夢一樣!
白舒呆呆的站在原地,在星光之中迷失了心神,也不知道是過了多久,他終於回過了神來,低下頭看到那濃郁的黑暗,眼中卻還有星辰在跳躍閃耀。
白舒苦笑道:“原來這才是書閣摘星!”
一直以來白舒都以為是小書閣足夠的高,離著星空最近,才有了書閣摘星的說法,可誰能想到,真正的書閣摘星,原來指的是小書閣第七層裡面的情形。
太虛觀畢竟傳承千年,秘聞無數,不管是藏劍鋒還是小書閣,或者是洗劍池和輪迴閣,又怎麼可能真的都如人們所想象的這般簡單呢?
如果不是因為白訪雲的原因,白舒就算入了太虛觀,可能一輩子都很難發現這些秘密,親眼見到這些地方最真切的樣貌。
白舒站在第七層門口,渺小的就像是世間的一粒塵埃,他由衷的讚歎道:“您當年自南海而來,騎毛驢入關,至莫淵山開山立派,奠定了太虛千載基業,還真是了不得的大手筆啊!”
就這樣一個古觀,藏風聚氣,洞天福地,靈秀其外,金玉其中,幾乎包含了天地萬物所有的奧妙。
東洛歸來不看劍,世無太虛道難言!
白舒甚至不敢想象,倘若人間沒有太虛觀,那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因為這裡的這個道,不光是道家的道,太虛觀門人從不去弘揚道法,每個人生活在人世間,都有自己看待事情,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而太虛觀,給了人們自由選擇的權利。
太虛觀的弟子所學駁雜,各有所長,觀主也不會因為白舒學了魔宗功法就對白舒有什麼偏見,甚至於太虛觀的弟子可以去澄湖寺拜佛。
一般情況下,宗教束縛了人們的行為和思想,可太虛觀並非如此,每一個從觀裡走出來的弟子,都不是宗教文化薰陶過後的產物,而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堅守著與眾不同的道的自由的人,這一點尤為重要,且彌足珍貴。
而且只要太虛觀還在,每一個太虛觀的弟子,都有堅守自己道心,一步不退的勇氣,因為他們擁有世界上最堅實的後盾。
就像今天的太虛觀一十七位天啟一樣,劍宗只能出劍修,魔宗出小燭龍,寺裡只出和尚,每一個門派,都是一個小天地,也只有太虛觀,稱得上是一整個世界,而不是世界上一個相似群體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角落。
包容才是通往繁榮的正確手段,這也是為什麼太虛觀始終是天下第一大門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