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鳴眼睛稍稍一眯。
“根據今年釋出的法律文書庫資料顯示,我國今年的綜合犯罪率……”
來了來了!
一旁的三個同學,以及不遠處正吃飯的那些來自江南的辯論賽選手們一瞬間頭皮發麻。
這傢伙又開始庭審現場了!
吳鳴一番資料脫口而出,即刻又補上了一句:“如果人性真是善的話,那麼這些罪惡行為到底從何而來呢?對方為什麼在他們的陳辭當中,自始至終對這個問題避而不答呢?
我方立場是:人性本惡。
第一,人性是由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組成的,自然屬性指的就是無節制的本能和慾望,這是人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
“第二……”
“第三……”
驚了!
整個餐廳頓時寂靜一片。
楊凱兵那一套正方觀點已經是讓眾人瞬間折服,而吳鳴接下來反駁這一點,更強!
最離譜的是還有法律文書資料庫的相關資料,甚至還精確到了小數點後兩位,真的就有人在那用手機在查,結果和吳鳴說的一模一樣!
這……這倆是高中生!?
就連楊凱兵都是被吳鳴這一套反駁給震住了。
這傢伙……好強!
不過,楊凱兵倒也沒被吳鳴給唬住,大腦飛快運轉。
只等吳鳴一結束,果斷再次開口。
“剛才你談得很多,那我就一一來檢視到底善是本還是惡是本?到底善是表象還是惡是表象?我先舉一個例子來說吧。
如果我今天要吃西瓜,是不是先要種西瓜種子呢?如果我們種紅豆、綠豆,長得出西瓜嗎?所以人世間為什麼這麼多善行呢?當然是在人的本性中就有著善的種子。
那人世中為什麼有惡的表象呢?
很簡單,我們都知道我們種西瓜只要丟西瓜種子就好了嗎?
我們還要施肥,還要澆水啊,而且一不小心,萬一再下了十幾天的大雨,那麼西瓜不僅長不好,而且還會爛掉。
所以同樣的,我們在人類充滿汙染的環境中,我們承認有些人他雖然有善根,但是呢他長不出善果……”
人群已經麻了。
吳鳴依舊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
“我倒真想請問你這樣一個問題,既然社會是由人構成的,對方卻認為社會環境中的惡和人之惡沒有關係。
那請問:外界環境中的惡是從哪裡來的呢?你的善又是怎樣匯出惡的呢?
我方從來不認為本能和慾望就是惡,本能和慾望的無節制地擴充套件才是惡。孔子早就告訴過我們,道聽途說,德之棄也……”
二人你來我往,激烈交鋒。
當晚這一戰,在西南青少年辯論賽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名為——《昆海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