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有關武俠的話題仍然是褒貶皆有,但我們應以客觀的態度,來對待分析評價武俠。
而李導的武俠,在目前看來,已經算是華夏武俠的頂峰,確是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討。
李導的一系列作品為華夏文學長廊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
而這部《天龍》中的喬風這一人物形象尤其令人矚目,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武俠中塑造最成功最令人震撼的英雄。
本人對喬幫主好生敬佩。
唯大英雄本色,喬風當之無愧。孔慶東:我最敬仰的人是蕭峰,頂天立地,擔當天下,為民族和平可以氣壯山河的一死。
“喬風是個“完美的英雄”,他“重視責任和社會規範”,“以天下為己任”。
作者筆下的英雄人物極多,但若論意氣之豪邁,行筆之光明,胸襟之開闊,唯有喬風。
可以說作者筆下幾乎沒有缺點的英雄,喬風是唯一一個。
且喬風是儒家之俠的典範。
縱觀喬風一生的所作所為,其無一處不體現著儒家的道義和精神。
而喬風最後因仁而死,其結局也證明了這一點。
再說說喬風的武功與智謀。
喬風自幼拜師玄苦大師,修煉少林武功。
少林武功乃天下武學正宗,少林七十二絕技威震天下。
以此雄厚資本,配以喬風天生異稟,後又拜中原第一大幫丐幫幫主汪劍通為師,加入丐幫,既得“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等絕頂武功,又得以常年奔波勞碌實戰歷練。
武功高深是意料中事。
但他的武功究競高到什麼境界呢?
《天龍》中喬風一出場,第十四回“劇飲千杯男兒事”中。
喬風使出“龍爪手”,一招便將“打架大王”風波惡奪刀點穴,又一招將包不同拿下。
“北喬峰,南慕容”。
慕容負的兩大幹將在他的手下都走不了一招。
接下來又以“擒龍功”神功令纏鬥不休的風波惡大開眼界,心服口服。
杏子林中,面對叛亂,他處變不驚,於微笑言語中辨明主謀,突然襲擊,以倒退兩步,行程兩丈餘,瞬間反手製住叛首。他不會“凌波微步”,自然發揮,卻勝似“凌波微步”。
又於眾人不覺察中,暗地用內功令叛首下跪且啞口無言。
叛首外號“十方秀才”,為人足智多謀,武功高強,面對喬風,武功與智謀毫無用處。
將喬風這位英雄人物的驚人武功與智謀表現的淋漓盡致。
聚賢莊一戰,少林寺玄難等天下英豪俱是身懷絕技之輩,可是喬風如瘋虎、如鬼魅、忽東忽西的亂砍亂殺、狂衝猛擊。
不少高手上前接戰,都被他以更快、更猛、更狠、更精的招數殺了。
他孤身一人連斃數十名好手,當真是威震天下。
戰後,中原群雄恨之切齒,卻也是聞之落膽,回思其時莊中大廳上血肉橫飛的慘狀,兀自心有餘悸,不寒而慄。
浚河邊,船艙中,地方狹窄,施展不開手腳,喬風卻能大有大斗,小有小打,擒拿手和短打近攻的功夫,在不到一丈見方的船艙中使得靈動之極。
鬥到第七回合,趙錢孫腰間中指倒地,譚婆一驚,出手稍慢,背心立即中掌,委頓在地。
兩位武林老前輩,如此輕易便被喬風活捉。
小鏡湖畔,喬風在千鈞一髮生死一線的瞬息之間,從“惡貫滿盈”段延慶棒下救下段正淳。
段延慶不等喬風放下段正淳,右手鐵棒便如狂風暴雨般遞出,盡是點向段正淳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