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被騙的其實是她。
范蠡即使和痴心的阿青在一起,也只在想著如何獲得那絕世劍法,也只在想著和西施在一起會怎樣。
阿青何等聰明,范蠡見過這樣一位絕世美人,並且流連忘返。那他一定喜歡那人,阿青如何不知。
所以她要拔掉范蠡的鬍子,以圖讓范蠡回心轉意。
可是,白猿出現了,自己的謊言破滅了,自己沒法再和范蠡這樣快樂的生活了。
所以白猿離開時,阿青很傷心。
她不僅為白猿在傷心,更是為自己在傷心。
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快樂到頭了。
文中沒有描寫范蠡如何讓阿青同意去教劍,因為這並不難,阿青早已預料到會這樣。
范蠡終於讓阿青為越國教劍。
阿青也明白了一切。
伍子胥讓師兄監造武器,師兄憔悴不堪。
而范蠡讓阿青僅僅一個放羊的小姑娘,與敢於拼死的數十武士相鬥。
伍子胥無恥,范蠡又如何?
鑄劍的師兄得到了榮耀,阿青得到了什麼?
所以阿青離開了,帶著悲傷。
可是范蠡終究依靠阿青的劍法與西施相見,阿青肯定不高興的,阿青定然不忿。
所以,阿青才會想殺死西施。
可是,最終,阿青的一切幻想都化為失望,離去……
阿青沒得到范蠡。
得到了范蠡的西施呢?
范蠡為了西施,不惜利用阿青,大破吳國,可見范蠡對西施愛之深。
可是,范蠡的愛又有多深呢?
范蠡和文種為了一展宏圖,本欲前往了吳國,可在見到伍子胥治國有方之後,自覺無法超越,所以去了越國謀取功名。
求取名聲的有權利者是狹隘的,虛榮的,自私的。
本就是貪圖榮耀之人,便可以為了功名將西施獻與吳王。
西施是可憐的,所以她聽到范蠡要為了自己放棄仕途之時,充滿了喜悅……
可是這時心頭一痛,這一痛是阿青在她心口留下的告誡,不要相信男人。
就像媽媽的教誨一樣,阿青羨慕著西施,所以才希望西施受騙。
所以為西施提醒的更加深切:
人如范蠡,面對阿青殺來之時尚且想下殺手。
人如阿青,為西施留下了千古一嘆的西子捧心。
西子捧心,為何絕唱千古,因為她是千古女性悲劇的一聲清嘯。
阿青相貌脫俗,天真燦爛,其武藝更足以稱作李導許多作品的群俠之首。
西施,美帽絕倫,無數人將其排在金庸美女之首,足以令阿青神色三變。
可是縱使如她們,也逃不過古代男尊女卑的悲劇,也逃不過男人為了爭奪權利而帶來的傷害。
西子捧心,正是這傷害的具現化。
西子的心痛,正是阿青的心痛。”
“我去,說的真棒,原來還沒有想到那對練劍師兄弟對後來劇情的隱喻,看到你寫的感覺真是恍然大悟。真是非常適合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