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時開始和白猿打,如今又只到少女年紀,這打著玩領悟劍法打敗白猿天下無雙,也不過短短几年時間。
可見她天份之高。
「八十名越國劍士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每個人都知道了,世間確有這樣神奇的劍法。八十人將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國武士的劍法便已無敵於天下。」
側寫阿青劍法之神。
一絲一毫劍法影子已無敵於天下!
何等可怕,劍神也不過如此!
「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
阿青一人,足以抵上千軍萬馬,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這就是絕對的實力。
難怪范蠡聽見她的聲音,臉色也蒼白起來,他從未如此害怕過。
他太清楚阿青的實力了。
阿青若真心要殺一個人,誰能阻擋?
我劍利兮敵喪膽,我劍捷兮敵無首!
唱這支歌的吳國劍士們,被阿青抬抬手就秒了。
簡直是傳說級的武功,傳奇式的人物。”
“確實,很精彩的短篇,感覺完全不夠看。
充實完整的歷史故事,夾雜阿青、范蠡和西施的故事。
阿青是可憐的,白猿亦是。
本可以在山間牧羊平凡一生,可上天偏不讓這絕世高手埋沒於此。
范蠡是自私的,於阿青于越國都是,他心中只有他的夷光,甚至藉著越國的名義。
但是對阿青來說這是不公平的,她要反抗,可是在劍指心口的瞬間,她絕望了,她甘心服輸,心服口服。
是的,她太美了,他的夷光我永遠比不過。
其中一個精彩的片段是范蠡與阿青牧羊時的情景描寫,寫阿青一段話,寫范蠡一段心理活動,阿青的焦點是范蠡,范蠡的心裡是西施,一個自說自話,一個心不在焉,當真是莫大的悲哀。
另外一個出彩之處就是順理成章的解釋的西子捧心的典故。
完美→→”
“嚯,看完該短篇,有點兒感覺像作者的《七種武器》裡的一個小故事,這是作者以招牌歷史事件加一些稗官野史的資料,刻畫一些歷史人物,演繹一段歷史!
還有那個白猿就是一隻普通的猿猴嗎?
本以為會有一個大俠的!”
“尋人啟事:
尋找一個失蹤了千年的姑娘。
此為一則尋人啟示,尋一個叫阿青的姑娘
我與她相識在李旭升的《越女劍》裡,她神秘又單純,美麗又善良。
算起來她已失蹤了千年。
我自不虞她的安危,她與仙猿學過神劍。
她的一根竹棒,一千鐵甲聯手一千劍客都不能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