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導其他的作品不同的是,相比與其他的女主,王大小姐的形象和性格就更為突出,更有一種武林大家之女的風範,這也為使得故事的發展和後期的心理情感描寫給飽滿。
當然故事最後幹掉Boss的情節,倒是讓我想到了水滸傳中魯智深、楊志、曹正上二龍山時候的計策和方式如出一轍,這倒使得結尾有點落了下乘。
顯得有點虎頭蛇尾了。
丁喜和小馬的塑造還是比較成功的,兩個人都是屬於很有個性但是個性又不矛盾的感覺。
但是這樣一對比,倒是顯得王大小姐身邊的丫頭很弱了。
……
離別鉤。
說謊的目的,如果不是為了要討好對方,就是為了要保護自己。
李導的寓言式武俠七種武器的第六種武器
人物塑造上,李導有為我們帶來了一個鮮活的捕快形像。
和一般李導塑造的主角全部相同,屬於社會底層毫無特點的人物設定。
故事情節有點普通,一個反抗天大的陰謀的故事。
主要還是透過故事卻描繪出一個借驕的道理,是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因為是一個短篇,所以整體看起來比較緊湊,也有節奏感,能夠體會到楊錚心中的愛恨情仇的感觸;在陰謀等描寫上就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些,不是很有深度,當然這不是探案武俠,也就無關緊要了。
離別鉤相較於另外幾樣武器更有趣的是,他本身是一件失敗的武器,但是卻意外成為了最大的殺器,這也就是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有時候你失去的上帝或許真的會透過另外一種方式補償給你。
這個系列,可以說是開創性的寓言式武俠,不知道以後後有沒有人能寫出來?”
“膜拜樓上大佬╭(╯ε╰╮”
“6666,感覺好尷尬啊,我看書沒別的,就喜歡看而已,都沒想過這些問題。”
“同樣是人,為何差距這麼大╭(╯ε╰╮”
“咳咳,同樣是腰間盤,為何你的卻這麼突出……*^^*”
“舊話重提,李導的七種武器系列,指的是《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霸王槍》、《多情環》和《離別鉤》這六個小故事,雖然說後面還有一部,但李導並沒有寫出來……這久讓人有點小鬱悶了!。
當然了,這些小故事圍繞各種武器展開,然而著重強調的卻是人心的力量。
《長生劍》強調的是女人的笑,《孔雀翎》強調的是信心,《碧玉刀》強調誠實,《霸王槍》強調勇氣,《多情環》強調仇恨,《離別鉤》說的是驕者必敗。
前四個故事似乎更加皆大歡喜一些,最後兩個故事都是悲劇。
而這六個故事中,我最喜歡《碧玉刀》和《霸王槍》,前者講的是誠實少年終獲成功地故事,一板一眼認認真真就好,比較讓人安心;後者,主人公丁喜的聰明實在是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我是個很容易被人物的情緒感染的人,總害怕自己會因為書中人物的悲傷而悲傷,故而總是喜歡看喜劇。儘管有人勸說我,喜劇更多的是諷刺,在滑稽可笑或者皆大歡喜中,總是容易一笑而過,遠不及悲劇那種毀滅美好帶來的震撼感。
可是我總想逃避,總害怕面對這種震撼感。
可是每當我想起李導的“七武器系列”,我最多想起的卻不是最喜歡的《碧玉刀》與《霸王槍》,而是悲劇結尾的《多情環》與《離別鉤》。
在《多情環》裡,復仇就像一把火,燒盡了仇敵,也燒死了自己,仇恨的力量總是那麼持久、那麼破壞力巨大,然而它又是如此自發地來自於心……
看到結尾,不禁覺得悲哀,更加悲哀的是,看不到解決的辦法。
《離別鉤》就更加悲情了,主角楊錚不過是個小捕快,又是大盜的兒子,是個確確實實的小人物,卻偏偏捲入了青龍會的陰謀之中。
他要對抗的boss狄青麟,既是一個皇朝的侯爺,又是青龍會的重要人物,論武力、影響力等等,實在是差距懸殊。可是他毅然決然,最後居然付出了一隻手臂的代價,用離別鉤殺掉了狄青麟!作者給出了“驕者必敗”的結論,我卻在想,楊錚只是殺了boss,那麼他之後要如何交代這件事?
弄不好怕是要逃亡或者引頸就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