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訝,局傳,千越文化最近頻繁大動作,似乎有意讓《唐伯虎點秋香》這部電影入侵海外。】
【不可思議,給你講述正直巔峰的週一星導演。】
【本以為之前的周導已經是名導的巔峰了,誰知道遇到了李旭升導演,卻是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簡稱化學反應╭(╯ε╰╮】
“哈哈哈哈哈哈,這成績,意料之中。”
“這票房,尼瑪,要是我沒記錯的話,周導這部電影好像投資不超過三億吧?”
“靠⊙∀⊙!,拋開投資的,宣傳的幾個億,那麼千越文化不就是憑藉一部電影就收入幾十億RMB了?╭(╯ε╰╮”
“咳咳,可能樓上對這票房資料的轉換有點難以理解。
一般來說,就拿票房10億來說,投資方投資電影一個億,按分賬比例製片方能夠拿到43%,即4.3億,如果一個億是獨立投資且包含了宣傳發行費用了的話,那減去成本能賺3.3億。
國內影院和院線的分成比例是扣除電影基金5%、3.3%的營業稅後的5:5(進口片是4.5:5.5),院線分成總票房扣稅後的6%左右,發行公司和製片方大概分到40%左右(比例大概55),也就是最後製片方到手的也就2億左右。
如果按照總投資一億,裡面還有贊助商、商業廣告提供的費用,利潤應該超過一億。
但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分成的比例也有可能是另外的比例,具體要看約定的合同的規定。”
“6666,漲知識了!”
“咳咳,這個隨便搜尋都有╭(╯ε╰╮”
其實,這個具體收益除非有官方的透露,否則根本無法計算。
投資已包括了導演,演員片酬,拍片的所有經費(膠片,裝置,特效製作等)以及多個地區的宣傳費用。
包括北美西方地區的純票房收益還需要除去院線的分成(計算方法很複雜,每週分成比例依次遞減,不同片子比例不同)。
海外票房更加複雜,還得考慮影片引進的方式。
總之,票房超過10億,投資只有1億那肯定賺了,至於賺了多少,只有去問製片方的會計師了,外人是很難知道具體的利潤的。
就拿李旭升前世看到的一片報導來說。
由徐導執導的泰囧》最終總票房12.4億元,製片方(即投資方)g線傳媒只拿到了5個億的份額。
那麼,其餘的錢進了誰的口袋?
在《鋼鐵。俠3》還未上映時,就因調整分賬問題引發院線不滿,在北美預售遭遇抵制。
分賬這件事兒,片方和院線,從年初打到年尾,從國內打到國外,分明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宮鬥戲”。
這筆賬究竟怎麼算?
票房這塊大蛋糕到底分在了誰的盤子裡?
這個不僅是國記憶體在著疑問,分賬大戰,不僅國內如此,在好萊塢也上演著。
去年年底,五大發行公司聯合聲討院線,要求提高分賬比例曾在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今年初,兩部票房大勝的影片泰囧》和《西遊:降魔篇》再度掀起片方和院線的分賬糾紛。
按照現有的分賬比例計算,在中國電影史上票房冠軍,泰囧》收入的12.4億元票房裡,作為投資方的光線傳媒拿到了5個億的票房分成。
本月,《北京上西雅圖》總票房有望超過5億,影片《廚子戲子痞子》票房已經接近2.5億,4月12日上映的《分手合約》首周即以6200萬票房成績開局。
中國電影產業第一季度票房突破51億元,片方和院線旗下的影院賺得盆滿缽滿是一定的,然而這盆金子怎麼分,分賬的仗恐怕還得打下去。
其實,片方和院線的分賬之爭不止侷限於國內。
迪土尼和漫,威影業共同出品的影片《鋼鐵俠3》即將於5月3日在北美公映,不過在倒計時僅有十幾天的關口卻突然遭遇危機:據最新訊息,因迪士尼試圖重新劃分旗下影片分賬比例,AMC等北美重磅院線拒絕預售《鋼鐵俠3》,一些已經開始預售的影院也暫停銷售,雙方目前正在進一步協商中。院線方強烈抵制的原因之一為,迪士尼公司並非針對《鋼鐵俠3》一部影片向院線施壓,而是計劃今後出品的所有電影都要重新按照新定分賬協議實施,不僅包括《雷,神2》《美隊長2》《復仇聯盟2》等漫威超級英雄大作,盧卡斯影業的《星大戰7》等也計劃納入新的分賬框架。
那麼院線為啥要抵制?
從分賬構成上來看,我們假設一張電影票為100元,影院和院線方一般會拿走55%~57%,在這一部分收入中,院線作為影院名義上的“經營機構”和“管理機構”,只拿整個產業鏈票房收益的1%~3%左右,最多隻能養活百來號人。大部分加盟型院線“管理”著跨度達十幾個省份的影院,卻僅有幾十人而已,甚至有些院線還不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