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千手觀音》組出“盛世開屏”的畫面,千隻纖手曼顫,千隻慧眼閃爍,將這個宴會的氣氛推向高潮時,人們的心靈被深深地震撼了:傳說中的千手千眼觀音被演繹得得如此的典雅,舞臺上《千手觀音》的天光人舞呈現出如此的祥瑞,不由人不由衷地擊節讚歎,美哉,《千手觀音》!
在《千手觀音》中,林敏慧與十四位同伴結為一體,以千手觀音形象立於蓮花臺上,在鑲嵌著1000多隻手的金碧輝煌的拱門下,用繽紛的手姿和斑斕的色彩,“述說“內心世界的美麗話語。
小小的舞臺,卻依然擋不住她們的光彩。
而伴隨著激昂的樂曲,舞者魚貫而入,舒展在舞臺上,以婀娜的舞姿和生動的眼神,描繪夢中的天堂。
佛的高貴與女子的嫵媚,佛的端莊與女子的靈動,佛的典雅與女子的鮮巧。
既充斥矛盾、又完美的並容與存在。
意識,清晰而篤定:震撼,驚豔,來自藝術的潔淨本身——本身已魅力浩蕩,本身已足令人眩暈、折服、慨嘆——與旁的種種,不相干。
只有,當震撼與驚豔的洶湧稍平,在理性歸納、沉澱的過程裡,那些額外的“元素”,才淺淺地、漸漸地,浮上腦際,趨向明朗。
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驚豔的作品表演,確實給在場的人們極大的震撼。
音響的奇幻領域,美妙絕倫的手舞,譜寫出一曲芳華。
短短的時間裡,能夠造就這樣完美的默契來,不得不說,女生們確實努力了!
對於這種,李旭升也是衷心的感謝。
甚至有諸多聯想。
想當初他看那一次春晚的時候,內心深處也是極為震撼的。
而且在知道表演者的殘缺後,他也為之動容,那樣的努力,他又有何不盡力活下去。
當然,在欣慰之餘,也許亦有輕輕的嘆息、濃濃的心疼,在心靈深處吧。
相信只是為著一重感動。
無關“同情”,無關“憐憫”。
人的生命,無疑是有限的。生命的長短有限,生命的質量有限,生命的形態有限。
要在有限的長短、質量、形態之中,以人有限的智慧與能量,締造無限。
聽不到的音樂,無妨看到;說不出的話,無妨寫出;手拿不著的東西,無妨用腳拿著;天然的腿無法跑跑跳跳了,無妨置換假肢。
總有許多的“可能”,自“不可能”誕生,繁衍,茁壯,昌隆,絢爛。
人們稱它作:生命的力量。
所以,這舞蹈很美……
真的很美。
舞美,樂美,人兒美。
五分五十四秒的舞蹈作品,近乎於“美”的代名詞。
伴隨整個舞蹈,油然陡生、縈繞心頭最為頻繁的那一個詞彙,——聖潔。
當燈火驟亮,鐘鼓、樂音、人聲哼鳴而起時,聖潔。
當領舞澄澈的雙眸、祥和的笑意,相凝視時,聖潔。
當千手千眼,出其不意、捉摸不定、促不及防、五彩斑斕、千變萬化的一浪又一浪時,聖潔。
金,中華民族輝煌的色澤,那麼,這抹聖潔,是無愧輝煌的聖潔。
會忘記是在接受一支舞蹈作品的獻演,僅僅既恍惚又的且確地知道:這是一件叫作“藝術”的事物,橫桓人前,包裹侵佔去整個兒身心,那麼純淨,那麼清明,那麼遺世獨立卻又繾綣無限柔情與博愛,廣播天地萬物。
無知無覺中,衣袖浸溼……
博愛,該是“千手觀音”意象的其中一番寓意所在吧。
特殊的舞者,之所以能揮灑生命的活力、色彩於舞臺,正正依仗著自愛及人間的博愛。
而當不特殊的觀者,欣賞、讚美如今舞臺上的他們時,自然亦可悟出欣悅,生出新一輪的博愛。
一輪,接一輪,健康地迴圈著,要直到永遠。
——觀音大士,千手千眼,不言,不語,不驕,不躁,無聲,無息,無慾,無求。
她聖潔,她純淨,她的心白璧無瑕,她的胸懷海闊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