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納德在鄧肯的視線之中,他就想起手傳球,這個想法,是無法被他呆板了一整個職業生涯的臉所遮掩的。
韋夏清楚鄧肯要做什麼,更料到了他的起球時機,所以下手拍球。
球被拍到地上,鄧肯用長臂把球救回來,可是時間已經不多,他只能用他的高度強行出手。
當然,這種球不可能進。
倫納德同樣沒有站在原地傻等,他做了最冒險,也是回報最大的事——摸到禁區搶籃板球。
他選對了位置,剛好讓他的手可以碰到籃板,第一時間補進。
41比46
兩個臉上甚少表情的機器人,主導了比賽。
考辛斯想學鄧肯統治內線,但他並不像鄧肯那麼清楚越靠近籃下把握越高。
他熱衷於展示他的身手,所以來了個夢幻舞步,接超大號的勾手。
不中。
馬刺繼續控制節奏,繼續做最基礎,最簡單的事。
把球給鄧肯。
從17年前,他們就開始做這件事了。
隊裡沒有人對此陌生。
即便鄧肯上一球沒打好,也無損隊友對他的信賴。
17年建立起來的根基,就是如此地紮實與牢固。
上一球鄧肯玩的是轉身後仰,這一球他從站位就已告訴考辛斯,他要怎麼做。考辛斯還像個白痴一樣等著對方出招。
其實從鄧肯的進攻站位就多少看得出他的進攻要從哪裡展開。
突然,鄧肯動身,身體分成兩面,左面以肘部為核心,扛著考辛斯,右面運著球,一下,兩下,踩進油漆區後,收球,合球,他的身體將年輕的對手壓制得無法起跳啊,再運用老年人的步伐與彈跳,把球丟擲去。
打板進!
43比46
“蒂姆·鄧肯好像永遠都不會老去!”
“面對聯盟最佳中鋒,td的進攻依然不可阻擋!”
“只要馬刺需要,他就能站出來接管比賽!td是真正的超級巨星!”
這種情況下,解說員沒有什麼好分析的,吹就是了。
38歲的老頭屢次打爆一陣中鋒,重演了老張伯倫和巔峰賈巴爾有來有回、40歲的賈巴爾正面pk奧拉朱旺雖然乏力但還可以一戰——如今38歲的鄧肯決賽上大戰24歲的考辛斯,雖然資料上後者更好,可是場面上,鄧肯優勢太大了。
又一球!
鄧肯的爆發好似帶著某種魔咒,考辛斯不想回應,他想給韋夏做掩護,然後被吹非法掩護。
他為自己辯護,韋夏把他拉走了。
“現在,馬刺有將比分追平的機會。”
鄧肯繼續要位,馬刺的射手拉得很開。可是考辛斯的反抗一樣激烈,他絕不讓鄧肯輕易地得到球,他們不斷地爭奪那個進攻位置。
帕克無法確保鄧肯能拿到球,便叫他上來擋拆。
鄧肯完全不介意是自己持球攻還是擋拆跑出機會吃餅得分,只要是得分,難道還分自主得分和他人創造得分?
分數可沒有高低貴賤!
能吃到嘴裡的,都是好分!
鄧肯的內切太快了,考辛斯越想防住他,越容易犯錯誤,帕克給鄧肯吊球。鄧肯舉起長臂接住,考辛斯正面防守,下手侵犯對方的圓柱體,哨響的一刻,石佛起手投籃。
球進,分算,考辛斯被打出一個and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