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常規賽最後一次對陣小牛。科比又來了。
那是小牛熟悉的狀況,也是科比最早期的形態。
老球迷會透過這一場的科比想起ok時期的湖人。
大體上講,在ok三連冠時期,他的打法以衝擊壓迫和近距離跳投為主,中遠距離欠缺穩定;同時輔以一定比例的靜態單挑。用他自己的話說,鯊魚是發號施令的元帥,而他是將軍,任務是確保進攻的流暢。換言之,他在鯊魚無法接管進攻時進攻,用突破和跳投延續湖人的進攻火力,為鯊魚和射手群轉移防守壓力。
一旦他找到中遠距離的手感,他就能打出2001年季後賽對馬刺和國王的火爆表現;同樣,一旦在中遠距離手感不佳,無法命中16至23英尺的跳投(47米),他的資料就不會像那兩個系列賽那樣好看。這也限制著他取代鯊魚的步伐,但也是唯一的障礙了。直到2002年下半年,他完善了這些東西,再加上鯊魚賽季初期缺陣,他一舉攫取了湖人第一進攻選擇的位置,再也沒有還回去。那時他剛過24歲。
今天,科比就在16至23英尺的位置掌控比賽,隨便投,隨便進。
小牛沒有什麼辦法,眼看他拿下44分,輸了比賽。
接下來的比賽,韋夏和科比加入了加索爾的舞蹈。
新版三角進攻最終成型。
nba史上最優雅美妙的得分後衛+中鋒組合出現了。
韋夏和科比可以讓出大部分自己喜歡的位置,到弱側大量活動;接球后迅速處理,強拔或者突破,在罰球線區域投出無數擊碎心臟的跳投。但和喬丹一樣,他們同樣擁有在任何位置和時間接管進攻的權力。
當然,他們也有和鯊魚不一樣的:科比、韋夏、加索爾並不是純粹的低位球員,他們也需要在高低位之間切換遊走。
這反而進一步契合了科比的全面進攻技巧。對於科比來說,一個從技術到性情都能與他如此契合的中鋒,實在很難不讓他心動。
至於韋夏,他的進攻技巧不如科比全面。加索爾來之後,他的支配球機會大大減少,但陣地戰的時候,跑出機會但被隊友無視的次數,也大大地降低了。
他必須承認,是加索爾,改變了這一切。
常規賽剩下的幾場比賽,湖人只在波特蘭翻車。
開拓者把湖人拉下馬的原因及其簡單,六人得分上雙,三人得分20+,得分、籃板助攻、命中率沒有一樣不領先湖人。
湖人唯一有優勢的資料是罰球數量,總共有29個,可是開拓者也打出了24個罰球。
5個罰球的差距改變不了什麼,更不提湖人是以9分的差距輸掉了比賽。
除了爆冷輸開拓者,其餘的比賽,湖人幾乎沒遇到什麼挑戰。
122比94滅了快船;
107比90誅殺山貓;
112比91輕取超音速;
106比85完勝馬刺;
121比101打爆森林狼;
...
他們脫胎換骨,完全蛻變,最終,以61勝21負的戰績,結束了200708賽季的常規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