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夏天的時候真拿拜納姆換他的話,也不錯...基德的傳球看得韋夏眼饞,自打進入聯盟後,他就沒遇到過會傳球的後衛。
科比傳球是一門玄學,不,哲學。而且是比三角進攻更高深的哲學。
禪師的“哲學”好歹還有創始人泰克斯·溫特能搞懂,麾下的球員先後有喬丹、皮彭、羅德曼、鯊魚等人參透,科比傳球學呢?估計周科比自己懂。
除了奧多姆,過去的兩年,韋夏不知錯失了多少機會。
畢竟,區區湖人隊,就有斯瑪什·帕克和科比·布萊恩特這兩位“老子不高興就不傳球”的臥龍鳳雛。
這麼看,韋夏和大夥搞好關係就好理解了。
他只是想提升自己在別人心裡的地位,而不是被忽略。
至少他做到了,大部分隊友拿下防守籃板的第一傳球選擇不是費舍爾,而是他。
沒能和基德同級別的傳球大師合作,是韋夏的遺憾之一。他比哈夫利切克還要慘。哈夫利切克好歹在新秀賽季接過庫西的傳球,他打從進入聯盟開始就要面對死神帕克每場必啟用的亡者模式和科比最為獨斷的兩個賽季。
他明顯承受了許多不該他這個年紀所應該承受的壓力和磨難。
好吧,說回賴特。
他在辜負隊友信任的事情上從不辜負對手對他的信任,基德的球,無懈可擊,擊地的速度、力道、地點、選擇終結進攻的位置,都是最好的。
賴特把球拿住就能得分了。
結果,球卻從他的手上滑了出去。
嗶!
裁判響哨,出界球,球權交換。
場外傳來換人的聲響。
弗蘭克果決地換下賴特,取而代之的是義大利前鋒波斯簡·納克巴(bostjan nachbar sf)。此君有206公分的身高,體型修長瘦弱,主打小前鋒。
可是在籃網隊裡,他需要打大前鋒。
火箭球迷或許對他有些印象,他曾是休斯頓的板凳匪徒之一,一手三分和時不時的陣地戰突破暴扣是保留節目。
遏制他追逐上限的,正是他的體型。
在那個肉搏最為激烈的時代,除了阿倫·艾弗森,逆時代而行的都要死。即使是艾弗森自己,成功也是建立在十幾年後被科比口中的那群“現在的人根本不知道艾弗森有多強”小年輕用當紅辣子雞各種高大上的高階資料秒殺的代價之上。
艾弗森只有一個,獨特,唯一。
納克巴很快發揮出了他的優勢。
不可小覷的三分,和極其可觀的出手高度。
湖人連續被他投進三分,而後,便讓霍林斯專門盯防,從此,斯洛維尼亞人偃旗息鼓,球場上不見了他的蹤影。他的進攻打不出水花,防守和需要他來守護的籃板球,因為身材瘦弱,對抗不足等原因,一次次地被人擠出了關鍵位置。
他發光的時間很短暫,就如同一隻黑暗中燃起的火柴。
風一吹,就滅了。
他帶來的光,為籃網提供了許多的機會。
雙方鏖戰至第一節結束,比分都沒拉開。
28比26
湖人只是領先籃網2分,驚天交易的第一戰力的第一節,磨合還在繼續。百度搜尋樂安宣書網(樂安宣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