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楷臉色一沉,道:“老夫不妨告訴你,這種做法必將導致天下大亂!”
武承嗣道:“為何?”
蕭楷道:“古往今來,天下才智之士何其多也,您可想過,如果科舉真的是個取材良策,為何直到前朝才施行?”
“願聞其詳!”
蕭楷摸了摸鬍鬚,道:“其實很簡單,科舉雖然優點不少,卻有一樁極大的害處!”
“什麼害處?”
蕭楷道:“科舉一開,天下百姓爭相讀書,讀書必然開智,倘若天下明智皆開,朝廷只要稍有不公,百姓便能察覺,引起怨憤,這江山還能穩固嗎?”
武承嗣聽怔住了。
蕭楷似乎頗喜辯證思維,又道:“當然了,科舉也有諸般好處,確實能吸引民間人才,老夫並非反對科舉。
其實老夫曾深入考慮過科舉的利弊,若修改得當,就能避免科舉的弊端。”
武承嗣問道:“如何修改?”
“首先,需要嚴格控制科舉取仕名額,壓制民間讀書之風,然後,再控制科舉考試科目,引導讀書人讀那些忠君愛國、謙恭虛己的書籍。這樣一來,少部分開智的百姓也只會忠於皇家和國家。”
武承嗣暗哼一聲,沒有說話。
蕭楷道:“官員取仕,大頭還是要在世家大族中挑選,科舉只可為輔,倘若完全放開科舉,天下必然大亂!”
武承嗣嗤笑道:“你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說,朝廷離不開你們這些世家大族了?”
蕭楷正色道:“這並非老夫一人看法,古往今來,皇家與世家就是這麼相互依存而來,沒有世家居於皇家與百姓之間,皇權便無法穩固。”
頓了一下,又道:“周王殿下,你們武家有您和太后這樣的人物,將來也必將成為世家的一份子,您難道不希望子孫後代能夠憑藉您的餘蔭入仕嗎?”
武承嗣倒有些佩服這老傢伙了,年紀一大把,口才竟這樣好。
蕭楷嘴巴還不肯停,繼續道:“我們蕭韋兩家在那件事中,確實犯下大罪,我們願獻出全部財產,辭去官職,只希望您能高抬貴手,放我們一馬。”
武承嗣久久不語。
好了好半晌,長嘆一口氣,道:“蕭公爺見識深遠,本王佩服。對本王來說,最重要的兩點是國庫的錢、以及國家穩定。”
蕭楷面露喜色:“那您……”
武承嗣話鋒一轉,道:“不過此事我一人做不了主,還請蕭公爺讓我去和太后商議一下。”
蕭楷急忙道:“您說的是,這事自然也要徵得太后同意。”
武承嗣道:“事不宜遲,本王這就進宮,與太后商議此事,最遲明晚,必定給你一個準信!”
蕭楷長身一躬,道:“老夫等著您的好訊息了。”
望著蕭楷漸漸遠去,武承嗣轉頭向鳳舞道:“我要再進宮一趟,你們在外面等我。”
“你真要進宮?”鳳舞似乎有些驚訝。
武承嗣暗暗好笑:“這丫頭還挺敏銳,竟猜到我剛才在騙蕭楷。”回答道:“那是自然。”
說完朝著大明宮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