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目中露出幾分笑意,隨即將臉一板,沉聲道:“我來問你,如果只是讓你們傳個口信,需要派這麼多人去嗎?”
王孝傑一愣:“不需要。”
蘇定方道:“那大帥為何還要將你們都挑選出來?”
王孝傑皺眉苦思。
蘇定方虎目四顧:“有誰知道嗎?”
一人朗聲道:“大帥是希望我們能吃透作戰方略,屆時除了將作戰方略傳達給揚州水軍,還要確保他們按照方略作戰,不至出現差錯!”
蘇定方濃眉一挑,望著那人道:“你叫什麼名字?”
“在下郭元振!”
蘇定方點了點頭,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郭元振說的不錯,這便是你們被挑選出來的原因!接下來,你們都給我把耳朵張大了。
等會大帥講完,誰若是領略不到這次作戰精要,就給老子滾回自己營中,哪也不用去了!”
眾軍官齊聲道:“是!”
蘇定方在王孝傑屁股踢了一腳,道:“還站在這做甚麼?滾回佇列裡去!”
王孝傑大聲道:“是。”大步回到了隊伍中。
武承嗣站起身,來到眾人面前,沉聲道:“首先,你們要知道咱們這次作戰的目的!”
眾軍官全都豎起耳朵,一雙雙明亮的目光都盯在武承嗣身上。
武承嗣緩緩道:“倭國是一個島國,資源匱乏,只要這個國家強大了,所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擴張和侵略!”
“所以說,倭國之患,是千年之患,就算咱們打贏他們一次,等他們恢復元氣,又會對我們露出獠牙。那麼諸位以為,我們該怎麼辦?”
眾軍官齊聲道:“滅了他們!”
武承嗣朗聲道:“不錯,這次的作戰目的,就是要消滅倭國,將其歸入大唐領土!”
頓了一下,又緩緩道:“但倭國實力不弱,而且地處偏島,要想徹底擊敗他們,絕不容易。本帥與蘇公、薛教習共同商議許久,終於想出一個消滅倭國的三步計劃!”
武承嗣走到帥案後面,拉動一根長繩,一張巨大的羊皮地圖滑了下來。
拔出長劍,指著倭國西南方向,道:“倭國共有六十八個令制國,每一個令制國相當於我朝一個州,不過實際大小和縣差不多。”
“我們第一步計劃,便是擊敗倭國水軍,再打下倭國南邊的九州島,以此作為根據地,慢慢經營。”
孟懷良見武承嗣停住不說了,便問:“大帥,後兩步計劃呢?”
武承嗣道:“你們這次過去,只需完成第一步就行了。”
陳子昂進言道:“大帥,如果我們能提前瞭解到後兩步計劃,就能讓局面朝著對後面計劃更有利的方向靠攏!”
武承嗣向薛仁貴和蘇定方看去,見兩人都點了點頭,便說:“也好,後兩步計劃是薛教習所提議,就讓他為你們說明吧。”
薛仁貴站起身,來到眾人面前,語調平靜道:“第二步,經營九州島,滅除一切反對力量。
第三步,等裴都護的安東軍打下新羅後,會從北面攻打倭國,屆時揚州軍從九州北上,兩路齊進,將倭國徹底消滅!”
蘇定方補充道:“你們都記住了,對付蠻夷之國,不必與他們講仁義道德,誰敢稍有反抗,一個字,殺!殺的人越多,他們才越怕你!”
眾軍官聽後都頗為興奮,大聲道:“明白了!”
薛仁貴皺眉道:“外邦作戰,軍紀一定要嚴明,雖然他們是外邦人,但絕不可肆意欺壓凌辱,敗壞了軍紀!”
眾軍官愣了愣,看向蘇定方,因為這兩道軍令有些衝突。
武承嗣心道:“這便是蘇定方與薛仁貴的區別。”
兩人都是殺神,殺人絕不眨眼,但蘇定方比較隨性,薛仁貴更有原則。
戰場上,兩人也許很難分出勝負,但在處理戰果上,蘇定方略有瑕疵。
當初他打下百濟國,就是因為縱兵劫掠,引起本地人反抗,最後被趕出百濟。
武承嗣出聲道:“你們要記住,不管到了哪裡,唐軍都必須是最有紀律的軍隊,軍紀大於一切,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