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狗兒村 (第1/2頁)

從宜城往南30裡下國道,拐進一條彎彎曲曲的鄉村公路。

直到來到一個分叉口,看到藍色道路提示牌上的狗兒村,這就是蘇白的老家了。

狗兒村不大,只有幾十戶人家,由於丘陵地形的原因,早些年狗兒村的村民一直呈散居形態。

後來村裡03年通了公路,11年通了自來水,15年通了天然氣,同年原本坑坑窪窪的石子兒路,也被修成了平坦的柏油馬路。

18年的新農村建設,把原本幾十戶的狗兒村村民,集中搬遷到了現在的新農村,把光纖寬頻也接通了。

自此家家戶戶住上了兩層樓的小洋樓,從田裡幹活回來,第一件事準是在院壩裡把腿上的泥巴沖洗乾淨,免得踩髒了家裡鋪的地磚。

這些年受城市化的影響,年輕人大都在外工作,平時的狗兒村見不到幾個年輕人,大都是老人和孩子。

後來教育也開始捲了,城裡的年輕人不想看到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紛紛把孩子接到城裡去讀書。

所以狗兒村大多時候,以留守老人居多。

這些老人守著那一畝三分地,種著滿園子的青菜,養著子女最愛吃的雞鴨鵝。

然後每天早起撕下一頁日曆,掰著指頭算,還有多久到臘月,還有多久到年三十兒。

因為一到年底,他們在外工作的孩子,就會回到這片世世代代生養他們的土地。

一到年底,平時一聲狗叫都能傳出二里地的狗兒村,就會籠罩在一片熱鬧喧譁的煙火氣中,熱鬧非凡。

盼著...盼著,年底終於來了。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

由於很多年輕人會趕在今天回村。

一大早,狗兒村就喧鬧了起來。

各家母親忙著摘菜切肉,父親們忙著捉雞宰鴨,紅彤彤的柴火灶裡塞滿了平時捨不得用的大塊木頭柴火,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在冒著白煙。

村裡時不時響起鞭炮聲,成群結隊的孩子炸完茅坑炸樹洞,嚇得全村的狗子都縮在家裡不敢出來。

一群老人坐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全都換上了乾淨的衣裳,喜笑顏開地閒聊間,總會時不時扭頭眺望供馬路的盡頭。

不多時,遠處總會傳來汽車鳴笛聲,然後掛著各省不同牌照的小汽車,紛紛朝著狗兒村的方向駛來。

狗兒村在外飄零的小狗兒們,回家了。

...

狗兒村的今天無疑是熱鬧的,可要說誰家最熱鬧,那肯定是村東頭庭院裡種著桂花樹的那家了。

都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句話用來形容蘇家,再合適不過。

蘇家往上倒四代,全是根正苗紅的貧農。

一直到了蘇白父親蘇國良這一代,用賒來的兩鬥米,跟著鄰村的木匠學手藝,靠著給十里八鄉打傢俱,建了狗兒村第一棟紅磚瓦房。

後來蘇國良經人介紹,娶了隔壁生產隊會計的女兒許金鳳,這才算是成了家。

婚後第一年生了大兒子蘇震,兩年後有了二女兒蘇芸,然後是小兒子蘇白。

一家人也算得上兒女雙全,家庭和睦。

故事到了這裡,蘇家也只能說是普普通通。

畢竟九十年代沿海打工潮興起後,村裡的膽子大的年輕人都去沿海闖生活,其中不乏很多人闖出了名堂。

後來狗兒村的紅磚房越來越多,還越修越大,越修越好。

只有蘇國良還守著他的木匠手藝,最早修的紅磚房,也成了村裡最舊的那一棟。

蘇家,也成了狗兒村最不起眼的那一戶。

如果非要問蘇家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可能就是家裡那貼了整整一牆的獎狀了。

狗兒村的老人常說,蘇白是龍王爺送來的,因為他出生那天,整個宜城大雨瓢潑,河裡的水漲了一大截。

蘇白也不負眾望,讀書年年得第一,每次往家裡帶獎狀的時候,狗兒村總有孩子被揍得嗷嗷哭。

最新小說: 天棺秘藏 只差兩歲,不許叫我二叔 暗藏春潮 步步登階 吃美女總裁軟飯的我,竟然成神了 戰神之下 人在陽間,你說我陰司當差十年? 重生七零嫁軍官 這個明星正得發邪 袖月段子集 夏歇 龍婿當道:我的白富美老婆 好煩,錢總是花不完 修真狂龍在校園 重生肥女非等閒 地下情:寶貝,你真甜! 重生之改天換地 重生七零,極品老婦靠空間洗白 簽到從鄉村種田開始 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