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淮海經濟區基本就是過去的那個淮海戰役區域,北至魯南地區,西至陝洛,沿著鐵路大動脈一直深入西北和中亞。
這是絲綢之路,一路一帶啊。
從2015年的下半年開始,徐騰雖然不再和發展委的領導直接交談,但還是透過邢利賓等人,一直有溝通,做了不少專案。
發展委的想法就是複製長江經濟帶的經驗,完全交給市場運作……這話說的好聽,其實就是隻出政策不出錢,都靠華銀財團解決資金問題。
徐騰算了很多賬,肯定比發展委算的更精細,考慮的因素也非常廣泛,大致還是能賺錢的,但肯定不能和長江經濟帶媲美,賺不到多少啊。
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衡量,確實不是那麼划算。
做還是不做,投還是不投,徐騰是真沒想清楚,包括救不救蘇姐,他也沒想清楚。
到了徐騰這個份上,潔身自好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鐵律。
富邦的事,徐騰之所以要出手解決,主要是因為這個事非常不好處理,各方面都很難辦,最後由他出手解決。
蘇姐這個事,與之類似。
一直談到深夜,徐騰最終還是做了一個決定,東電和淮海經濟區的事,他可以管,蘇姐的事,他不能管。
雖然在過去的這十幾年裡,華銀財團在國內電力市場的很多業務都得到了蘇姐的幫助,但是,不該管的事,他確實不能管。
他也相信蘇姐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另一方面,他對東電集團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後,蘇姐做為國企領導調離這個崗位也是很合理的,他估測,某一級的意思應該就是讓她靠邊站,砍掉她手裡的權,功過相抵,以儆效尤。
至少在徐騰看來,這是應該的,像蘇姐、蕭姐、富邦的這批人就應該低調點,這些年,如果不是他一己之力按住富邦公司,這些人平均都是數十億的身家,個別的幾位更是百億起步。
現在集體出局了,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Lenvo系也是一個雄踞京津冀的小財團,除了Lenvo集團這個國內PC霸主,幕後控制的土地和其他資產也不少,關係網更是都和這些有關。
確切的說,過去那些年想在京津冀做生意,沒有這些關係網,好多生意都做不了。
徐騰這麼些年在北方的投資規模和比例一直不高,專注長江經濟帶,適當佈局珠江灣,儘量避開渤海灣,這裡面的原因是很多的,很複雜的。
國內的力量版圖一直以來就是京滬廣三大板塊,而徐騰就是最典型的滬派,他的厲害之處是將滬州經濟圈擴大成長江經濟帶,以他的江州老巢為中樞,將長江中游經濟區和下游經濟區連貫成一體。
在此基礎上,他又構建了長江中游、長三角、珠三角的大三角區,將南方經濟連結成一個整體,擴大了長江經濟帶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又更大限度的推升了滬州的地位。
徐騰在江州坐鎮一日,長江經濟帶就會向前發展一日,滬州在中國經濟版圖的中心地位就會增重一步。
這就是金融系統兩次出擊都無法撼動徐騰的內層因素。
這就是徐騰在國內基本不用給各方情面的內層因素,不管是誰,徐騰都是可見可不見,見你是給你情面,不見你也是為了你好。
有徐騰的江州,沒有徐騰的江州,這完全是兩回事。
有徐騰的長江經濟帶,沒有徐騰的長江經濟帶,這也是兩回事。
徐騰哪裡都不用去,他只要坐鎮江州,對國內經濟的發展就是最大的正能量,相應的,威懾力也是最大化的。
相應的,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徐騰也必須拿捏的非常精準,不給任何人一丁點的把柄。
千里之壩,崩於蟻穴。
在徐騰這個位置,他其實是一丁點的錯都不能犯。
這就好比一位手握百萬精兵的將軍,更要謹慎小心,不能有絲毫的驕縱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