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父親託我來給您祝壽。”
在東邊竹林旁邊的茅草院落裡面,此時除了原本居住在這裡的老人和少年外,此時還多了兩道人影。
一個是青春年華,風華正茂的妙齡少女,穿著一身淡黃色的勁裝,顯得有些英姿颯爽,而在她身後,則是站著一個身形佝僂的老者,身著一身黑色的長袍,他的雙手搭在身前,籠罩在長袖之中,他的眼睛有些陰翳,但是此時眼神卻是十分的恭敬,微微的低著頭。
而少女的身前,竹屋的老人正端坐在石凳上,面朝著少女。
剛才開口說話的便是他眼前的少女,老人沒有說話,只見少女又開口道:“爺爺,這個是父親不久前收到的一卷古丹方,特意當做賀禮讓我帶來給您祝壽。”
少女說著,隨後手掌翻開,一道古樸的方形木盒出現在了手中,有著尺許大小,恭敬的遞到老人的身前。
“哦,古丹方。”
聽到古丹方三個字,老人原本嚴肅的神情有了些許緩和,伸出乾枯得像樹皮的手接過少女手中的木盒,隨後只聽咔嚓的一聲清響,木盒被開啟 。
裡面躺著一卷羊皮紙用,已經泛黃,年代很久遠,捲起來,被錦布繩條捆著,穩妥的儲存著。
老人輕輕拿起羊皮紙,將其開啟,一股歲月的氣息撲面而來。泛黃的羊皮紙上,有著奇形怪狀,如同蝌蚪般的文字,十分的抽象,約莫不過百字。
細細地端詳了一會,老人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將羊皮紙放下,道:“確實是古丹方,並且上面記載了一種我從未聽聞過的丹藥,十分珍貴,你父親有心了。”
老人的神色此時已經完全緩和了下來,對待面前少女的態度也好了許多,看得出來這卷古丹方讓他很滿意。
“待會吃過午飯再走吧,你弟弟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老人有些嘆息的說道。他身邊坐著的少年,從四歲的時候便一直跟在他的身邊,已經九年了,雖然老人有些不捨,但是 少年已經到了該去修行的年齡。
“好的,爺爺。”
少女見此,頗為開心說道,原本有些緊張的心也放鬆了下來。
她明白,如果不是父親的那捲古丹方,老人根本不會留她下來吃完午飯再走,自從奶奶去世之後,老人對於修行之事便頗為的厭惡,連同修行的人也不願意接觸,哪怕是他的至親之人,也是如此,否則也不會隱居在這個小山村二十餘年。
“你和你弟弟聊聊吧,我去給你們做午飯。”
老人起身,將羊皮紙裝入木盒中後,便走進了竹樓中。見老人離開,院落中原本有些壓抑的氣氛夜徹底輕鬆了下來,而在一旁遲遲沒有開口說話的少年此時也鬆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的爺爺不喜歡修行中的人和事,所以再看到自己姐姐來的時候,除了驚喜外,更多的是擔心,害怕爺爺生氣,但是好在他的擔心並沒有發生。
“清兒姐,剛才嚇死我了,你來也不提前派人通知一聲,剛才我都以為爺爺要發火了,還好有父親的古丹方。”
少年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顯然剛才的氣氛讓他有些受不了,雖然不是第一次見到。
“我以為這麼多年,爺爺對修行的態度會有所好轉,我也沒有想到還會是這樣。”
少年的話讓少女心裡感到有些苦澀,這麼多年了,老人還是對當年的事情耿耿於懷,哪怕至親之人,在修行這件事情上依舊沒有什麼好臉色。
老人名叫黃聖文,當年是名動一方的煉丹大師,但是後來因為一些事情,導致他心灰意冷,最後隱居在了這座山村。
而在竹屋陪伴了他九年的少年,名叫黃清風,是他最小的孫兒,至於剛才他身前的少女,是她的孫女,叫做黃清兒,也是少年的同父異母的姐姐。
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黃清兒搖了搖頭,隨後轉過頭,對著一直站在身後的黑袍老者開口到:“楊老,你去將商隊安頓在三里外的山谷口的地方,不要進村打擾這裡的人,正午過後我便會來和你們匯合。”
“是,九小姐。”
黑袍老者恭敬的點點頭,隨後轉過身,一躍而起,化作流光飛走。
“小風,爺爺兩年前救的那個少年呢,怎麼沒有看到他,已經走了嗎?”
黃清兒突然想到兩年前來竹屋時,看到的那個被她爺爺救回來,因重傷而昏迷不醒的少年,那個少年當時的傷勢太重,身軀千瘡百孔,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吊著,所以對他印象有些深刻。
“你說的寧大哥嘛,他還在這裡,三個月前就已經醒過來了,他好像也會修行,這段時間每天不到天亮就到山上去了,好像是去修行了,不過具體我就不知道了。”
黃清風擺了擺頭,對於寧川他也不是很瞭解,而就在在他剛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眼角的餘光便看到了一道熟悉的身影正朝著竹屋走來。
正是一路趕回來的寧川。
“哎!姐,你看,你剛問我,寧大哥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