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玉世界進入了帝國時代之後,阿恆對這個世界中發生的一切就變得熟悉起來。
男人成為了整個世界的主宰,女人淪為了男人的附庸。昔日部落其樂融融的場面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階層劃分——貴族、平民、奴隸涇渭分明。
青石王朝和大陸三國一樣,帝制的慾望和野心不斷膨脹,對外征伐無度,對內鐵腕統治。那些雄才偉略的帝王無不站在累累的骸骨之上,青石王朝每拓疆千里,必定伏屍百萬。
至於那些昏聵暴虐的帝王,除了滿足對外征伐的慾望,對內還要荼毒子民,深宮酒池肉林、荒淫無度。窮奢極欲的生活和平民的困苦、奴隸的悽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一個血腥黑暗的時代,但它也做到了曾經那個原始的青石部落無法做到的事情。昔日燃燒篝火的地方建立了龐大的城市,狩獵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是貴族們的一種享樂。
城市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了起來,平民有更多的手段讓自己過得溫飽,他們最大的威脅再也不是飢餓和野獸,而是那些善變、狡猾、貪婪的貴族。
阿恆不知道文明的進步是否必定跟隨著道德的淪喪,他很不喜歡這樣的時代,可是卻無法不接受這個時代!
作為一個冒冒失失闖進來的旁觀者,他除了讓這個世界毀滅,根本無法拒絕這個時代的到來。阿恆相信,如果一切重頭來過,這一天遲早還會出現,這似乎是歷史的必然。
不過,歷經大陸文明的阿恆也很清楚,眼前的青石王朝註定是要滅亡的——外無恆敵外患,內無法家拂士,膨脹到了極致,卻沒有有效的束縛,這樣的王朝遲早會走上窮途末路——在八百年之後,這個從原始部落走出來的強大國家終於迎來了她的末世帝王。
那位荒唐的帝王為了博取他憂愁而美麗的妃子一笑,點燃了青石神殿的烽火,然後指著來援的諸侯大軍哈哈大笑。他成功地用諸侯的尊嚴博得美人一笑,卻也葬送了富有四海的青石王朝。
阿恆冷眼看著青石王朝的掘墓者衝入了都城,那位末世帝王蹣跚地走入神殿,跪拜在青石神殿向神靈求助,在得不到結果之後又開始破口大罵,最後他又對著青石王朝的都城宮殿嚎啕大哭。這個瘋瘋癲癲、一生殺人無數的帝王為了維持最後的體面,最終自刎在神殿之內,血流不過三尺。
青石王朝之後,新的王朝沒有本質的變化。王朝的更替似乎也成了定數,多則數百年,少則數十年。這對於在青玉世界歷經數萬載歲月的阿恆而言,王朝的興亡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情。
可是,在這些短暫的王朝更替中,發生的事情比過去上萬年還要多,令阿恆目不暇接。阿恆相信,如果將這些王朝興衰的往事匯總成冊,一定是一部又厚又黑的沉重歷史。
時間飛快地流逝,戰爭的手段越來越高明,權謀越來越匪夷所思。無所謂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也無所謂家國的悲歡離合。阿恆已經記不清自己看過了多少場戰爭,經歷過多少個帝王的人生?更不要提那些只能用數字來概括的一代代青石子民!
與其說他是這個世界的神靈,倒不如說他在這個世界經歷了一場完整的洗禮。阿恆覺得自己和那些老謀深算、爾虞我詐的帝王將相比起來,幼稚純潔得如同一個剛剛出生的孩子。
阿恆已經無力去改變什麼,來不及感傷,也來不及憤怒,阿恆已經麻木了,或許這才是神靈應有的狀態吧。
眨眼間又過去了四千年,昔日的青石草原早已面目全非,能夠證明那個世界曾經存在過的唯一痕跡就只有青石神殿,以及青石神殿供奉的兩塊巨大青石。因為青石的存在,青石神殿的存在,這個世界的文明始終被稱之為——青石文明。由於歷代王朝的努力,青石文明的影響力拓展了千萬裡,成為這個世界毫無疑問的文明統治者。
在這四千年當中,阿恆的精神力波及萬里,卻沒有再發出一個神諭,也沒有作出任何干預這個世界發展的決定。事實上,他已經給不了這個世界任何建議——文明越是進步,個人的存在感便越是微乎其微,這個世界自有其執行的軌跡,所有的英雄最多隻能成為文明歷程中一座小小的豐碑。
讓阿恆倍感失望的是,四千年過去,阿恆依然沒有看到遠古神族的蹤跡。整個青石文明都是由人類創造。
阿恆不禁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推斷,這裡的世界真的是遠古神族的歷史嗎?為什麼整個青石文明中只有人類?遠古神族難道是憑空出現的嗎?可是,如果這個世界和遠古神族的歷史毫無關係。為什麼又會出現在古神殿之中?
回顧這個世界的歷史,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他們本質上都是普通人類。與其說這裡的人類相信神靈的存在,倒不如說他們利用神靈的幌子維持文明的秩序。
青石文明中存在過的神靈實在太多了——下雨了就出現了雨神,打雷了就出現了雷神,人死了之後就有了冥神,就連最原始的男歡女愛也被杜撰出愛神。
這些神靈和大陸的神族完全不同,他們的存在是為人類服務的,目的是滿足他們索取無度的慾望幻想。所以青石文明中的人類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求神”,他們幻想著透過某種儀式和神靈之間達成交換的協議,他們付出自己微薄的犧牲,便想要得到數百倍的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