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光明殿,例行朝會。與大朝會不同,例行朝會的規模要小很多,非三品以上大臣無特許不得參加。
今日朝會的氣氛有些沉悶,昨晚被皇帝折騰到宮中,而皇帝卻連面都沒露就把大家打發了。絕大多數臣子回去之後便四處走動,想要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然而忙活了一夜卻一無所得。一夜未眠,自然精神睏倦,只盼著皇帝能夠說幾句話草草散朝了事。
“陛下駕到!”內侍熟悉的尖利聲音傳來,只見光明皇緩緩在龍椅上落座。
“諸位愛卿,可有本奏?”光明皇低沉的聲音中不失威嚴。
“陛下,臣右副都御史吳榮有本啟奏!”率先走出來的竟是一名督察院的副都御史。
“念!”光明皇的聲音中聽不出半點情緒。
那位御史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光明皇,恭敬道:“謝陛下,臣奏太子太傅,中央軍總督郭子忠目無君上,排除異己,私設刑堂,誅殺囚禁有功將領,擾亂朝綱,存心謀反,罪大當誅!”
哦?!光明皇眼中一亮,饒有興趣道:“詳細說來。”
“昨日午時,郭子忠借召集中央軍諸將議事為名,於散會之時,設局誅殺帝都城衛軍統領卡蘭特少將,並囚禁程千軍,王佔山等二十二名中央軍少將。
臣奉戴琛大人的命令,率領憲兵營調查此事,卻遭到郭子忠一口回絕,更對臣肆意毒打。臣以為,郭子忠恃寵而驕,目無君上,罪大惡極。
臣猶然記得郭子忠狂言:都察院管天管地,獨獨管不到郭某人的頭上。世所皆知,都察院負責監察百官,無論文臣武將,都察院皆有監察之責。臣很想知道:莫非郭總督不在我光明皇朝百官之列,中央軍總督府是國中之國,莫非郭總督有謀反之心?”
這位御史的一番話鏗鏘有力,內容更是石破天驚,如此決絕的態度大有捨生取義的壯烈之意。然而,光明皇卻沒有了先前的興趣,只是微微抬眼,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
嗯?這是什麼意思?眾大臣一時有些摸不清皇帝的態度,大殿之上忽然變得有些尷尬起來,皇帝似乎根本沒有留意在聽啊!於是,那位壯懷激烈,冒死力諫的御史的臉色由白變紅,又從紅變白,他彷彿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一般,泣呼跪地:“陛下,請莫要冷了臣子的忠君之心啊!”
哼!光明皇冷哼一聲,將身體靠在龍椅上,卻不言語。
“陛下!”御史跪伏不起。
看著眼前的一幕鬧劇,扮作光明皇的呼蘭瑾心中瞭然,無非是互相試探罷了。
傳言中郭子忠雖然粗魯,卻並非真正的驕狂之人,否則又怎會成為人類第一名將?他這麼做多半是懷疑上了都察院的戴琛,看來伯魯上將的刻意隱瞞還是成功的,光明皇和郭子忠至今還不清楚戴琛已經投靠了葉重,否則又何必試探。
而戴琛授意屬下在朝會上的這個舉動同樣是在試探光明皇,他想要透過光明皇的反應來了解自己是否已經暴露。
只可惜他們都不清楚這個光明皇其實是個贗品,而這個贗品卻又對這一切瞭如指掌。然而,呼蘭瑾的為難之處在於,她不清楚光明皇到底掌握了多少,更不清楚葉重和郭子忠這些人究竟對光明皇瞭解多少。她若是回答不當,只怕馬上就要露陷。
她看了一眼群臣最前方的三人。
戴琛一臉冷酷,彷彿一柄隨時可以出鞘的劍,果然不愧是“光明皇佩劍”的稱號,就不知道這柄劍出鞘之時,傷的會是誰!
葉重神色平靜溫和,頗有儒雅之意,不過這平靜的背後無疑是對自身實力的強大自信,畢竟葉重早已清楚光明皇的殺意,還敢堂而皇之的出入朝堂,僅僅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對方不愧為一代梟雄。若是換了別人,只怕已經稱病告假,在府中臥床不起了!呼蘭瑾想到這裡心中一驚,看來昨晚沒有輕舉妄動是對的!也許對方早就等著光明皇首先出手了,只可惜自己臨陣退縮,對方恐怕也失望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