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萬死,萬請陛下收回成命。”
帝國的臣子烏壓壓地跪了一地,竟直接打斷了內侍的宣召。只剩下列國使臣突兀地站在大殿中,而南方附屬諸國的使節只是微作猶豫,便立即虔誠地跪伏在大殿之中。獸人王國與神賜共和的使臣不得不微微側身,殿中壓抑的氣氛令他們極度的不安,卻又進退不得,他們依然想不明白,人類的皇帝究竟要做什麼?
國務大臣羅金跪伏在地,聲音發顫,大聲道:“陛下,邊疆不靖,有損聖顏,一切皆臣等之罪。陛下乃千古聖君,威服萬民,何錯之有?老臣只恨身為一介書生,跨不得六尺戰馬,舉不得八丈長矛,未能為陛下分憂。老臣該死啊!”
“你的確該死!”龍椅上得那個男人忽然悠悠一嘆,抬起手遙指羅金道。
整個大殿死寂一片,所有人都驚恐地看著龍椅的方向,這個從出現就令人捉摸不定的君王,彷彿是一座尚未爆發的火山,誰也不知道它何時會噴發,但沒有人會懷疑,一旦爆發,這個久不臨朝的帝王會將大殿內所有人毀滅。
羅金只嚇得魂不附體,他沒想到自己一句話竟惹禍上身,難道之前內心所有的不安竟是因為自己死期將至?他顫抖著抬起頭,這還是自己所熟知的君王嗎?他確信自己不會認錯,那個籠罩在巍峨黑影中的男人,正是他悉心侍奉的光明皇陛下,但為何又如此地陌生?
羅金咬咬牙,心一橫,將額頭重重地磕在大殿的青石上:“任憑陛下處置!”
然而,光明皇卻不在理睬他的國務大臣,彷彿對羅金的舉動視而未見。光明皇對著內侍微微抬手,示意繼續。
內侍微微欠身,看也不看階下的國務大臣,繼續大聲宣讀。
“朕罪有三,其一功而不賞,其二過而不誅,其三偏聽偏信,。
帝國曆七八八年,朕北伐,受困陰山,拒馬坡之上,敵矢如雨,攻勢如潮。然朕之左右,幾無可戰之兵,形勢危殆。彼時,若外無北疆狼騎銳士,內無宗室奔走呼告,朕便是求一埋骨之地亦不可得。
猶然記得,朕困頓之時,忠武將軍蒙頓單騎而至,意氣風發,曰:狼騎雖九千,破敵足矣。其後,如將軍所言,異族聯軍一敗再敗,朕始脫困。
然,朕身雖脫困,心魔猶在。其後十年,朕怠慢國事久矣。
論民政,帝國十八省政浮於事,更有小吏擅賦,欺壓百姓,致民怨沸騰。
論軍政,東南,西南軍區擁富庶之地,戰力卻不及北疆十之一二。
今日之皇朝,國家疲弊,府庫空虛,下至眾庶,嗷嗷苦之。內無王道,北疆焉能不敗。若不能改革弊政,強化軍旅,亡國之日不久矣。朕決意自今而後,當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富國強軍,有功當賞,有過當誅。
以上種種,朕痛陳己罪而自省,此為罪己詔,即刻命有司昭告天下,清吏治,除冗政,強軍事。復使帝國萬世哀而鑑之。”
……
大殿之上,幾乎落針可聞,這一張“罪己詔”說盡了帝國之弊,同時表明了光明皇的痛悔與決心。就算是有所準備的郭子忠也深受震動,他深吸了一口氣,第一次覺得未來未必是黑暗一片。如果陛下真能踐行“罪己詔”中的承諾:安撫百姓,富國強兵,那麼帝國中興就並非天方夜譚。只要倉稟充足,君民同心,就算永夜和亡靈侵襲又能如何,眾志成城的帝國一定不會被任何勢力征服。可是,郭子忠同樣深知龍椅上那個君王的病情之重。這位君王,早已如黃昏之暮日,隨時都會落幕,那麼他又如何撐起這個帝國?
不過這還不是郭子忠最擔心的,帝國真正的威脅來自那個看似儒雅的中年人——文親王葉重,他的野心才是帝國中興最大的毒瘤,郭子忠看了一眼這位昔日的摯友,不由得捏緊了拳頭。
此時此刻,葉重同樣面色凝重,他也沒有料到龍椅上的那個男人會來這一手。罪己詔?挽回民心?葉重不得不承認,對方的反擊夠準夠狠。因為在他的計劃中,那個男人從來都是一個身敗名裂的昏君。然而,老天彷彿要故意開一個玩笑,這樣一個註定在歷史上被唾棄的昏君居然迷途知返了,還有比這更荒唐的事情嗎?
葉重的面色微微有些猙獰,他固然希望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但他更希望看到那個男人被踐踏,被羞辱,被萬世所鄙棄。只有葉重自己清楚,他對龍椅上那個人的恨有多深!葉重微不可察地看了一眼戴琛,對方立即會意,情況已然發生了變化,原本計劃在大朝會施行“清君側”的計劃必須終止了。
只不過在戴琛的心中,有著更深的擔憂,是否他們的計劃被人洩露了,否則皇帝怎麼會如此精準的反擊,而這個反擊似乎還遠未結束。
……
“陛下聖明!”
在短暫的沉默後,光明殿之中,帝國大臣齊齊稱頌,不少臣子更是熱淚盈眶,渾渾噩噩了十年,終於要在今日結束了,他們彷彿看到帝國將再次走向強盛。
獸人王國與神賜共和的使臣面面相覷,心中極度地忐忑,這個沉睡了十年的帝國終於再次甦醒了嗎?也許只有他們明白這件事所蘊含的巨大意義,久居光明皇朝的使者們深知:縱然北疆兵敗,損失極為慘重,但光明皇朝八百年的底蘊依然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