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霍光退隱,羅光本想一展抱負,正想找幾件事向皇帝進言,只是提出哪幾件事還沒定下來,準備今天再捋一下思路,明天再提。沒想到上朝第一天,程墨先於自己提出改革人才選撥制度。這於他,無異是石破天驚。所以,他淡定不能,穩了穩心浮氣躁的情緒,便出言反對。
程墨道:“羅司徒此言差矣,寒門子弟世代耕種不假,要說溫飽尚未解決,卻不見得。再說,陛下乃是有道仁君,怎麼會讓百姓捱餓?”
話題扯到自己身上,劉詢馬上表態道:“程卿說得是,朕平生之志,便是讓百姓吃飽穿暖,若是百姓連溫飽都無法解決,朕這皇帝不當也罷。”
羅光沒想到程墨拿他話中漏洞做文章,來不及惱恨程墨,先伏地請罪道:“臣罪該萬死。”
說帝國的百姓連溫飽都成問題,豈不是說皇帝是昏君?要是遇上脾氣暴躁的皇帝,只怕立即把自己下大獄了。程墨果然厲害,一不小心便著了他的道。羅光思忖,對程墨又是警惕又是怨恨。
劉詢大度地道:“朕知羅卿不是有的放矢,只是這話不可亂說。”
這次我不治你的罪,若有下次,你看我怎麼收拾你。
羅光再次請罪謝恩:“罪臣謝陛下不罪天恩。”心裡卻想,程墨啊程墨,你給我等著,看我怎麼報這一箭之仇。
其實昨天到程墨府上送禮的朝臣也有他,告辭時,他就走在蘇執後面。昨天還想和程墨搞好關係,今天卻已和程墨結仇,這是他意想不到的事。
程墨看羅光眼中仇恨的光芒一閃而過,估計他恨上自己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程墨清楚提出這件事會得罪人,得罪羅光也好,得罪蘇執也罷,都在意料之中。
劉詢道:“如何舉行科舉制,由程卿詳細羅列出方略,遞奏摺到朕這裡。”
這便是一言而決,不讓群臣再行商議了。
文官們大吃一驚,他們的心思十彎八曲,有的是反對的理由,可現在一句話還沒說呢,皇帝便要把這件事定下來嗎?
不少人望向蘇執,他是文官之首,應該站出來反對。不知是蘇執當擺設的時間太長了,習慣不發表意見,還是沒想到反對的理由,竟是一言不發。
其實蘇執也是有苦說不出,他倒是想說,只是話到嘴邊,心跳加速,竟是一個字也吐不出來。此時他才明白,在霍光手下當一個擺設也很幸福。
程墨朗聲道:“臣領旨。”隨即從袖裡抽出一封奏摺,道:“臣已寫好方略,請陛下御覽。”
到這地步,誰還不明白這對君臣在演戲?只怕人家早就商量好,等這一刻呢。
羅光心裡十分後悔,早知道事情會急轉直下,自己就該學蘇執,不做這出頭鳥了。現在怎麼辦?
小陸子把奏摺接了過去,呈到劉詢御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