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想他回來嗎?”孫權看著周瑜,問道。
“某與伯符乃是結義兄弟,站在兄弟的情誼上,某不想看著他孫伯符空有一身絕世武力,卻只能在太湖鬱郁終老!”
周瑜眼眸清澈,沒有一絲的隱瞞,面對孫權,坦然的道:“若有機會,某會不惜一切代價,迎接他返回朝堂,但是某不會幫他造反!”
雖然如今在孫權的刻意之下,周瑜已經和江侯府一脈劃清了界限,自成一系,但是他對孫策的情誼,從來沒有欺騙過孫權。
“呵呵,如果汝能讓朝堂的大臣重新接受他孫伯符返回吳國的軍方,孤不會反對!”
孫權倒是對這個並沒有太在意,他淡淡的道:“江東小霸王,說著好聽,但是始終有些侮辱他孫伯符了,孤還希望看到,有一天他能殺出一個堂堂正正的江東霸王來!”
小霸王終究是小霸王,歷史上,孫策也許就是死的太早了,他才一輩子揹負著小霸王的名聲,以他的能力,想要殺出一個江東霸王來,還是有希望的。
“好了,我們不說這個了,說說最近變法的成果!”
孫權走進書案,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攤開桌面上幾份周瑜今天直接呈報上來的奏書,道:“如今九卿的體系已經被完全砍掉,除了宗人府之外,其他的部門都一一的接受了改編,不過孤聽說,在改革的時候,還是死了好些人,對嗎?”
“雖然我們已經很小心謹慎,怒了做的最好,但是終究有人以身擋法!”
周瑜嘆了一口氣:“在大司農被改編的時候,死了一個長史,一頭撞死在被摘下的大司農牌匾上,而少府衙門被改編了時候,也死了三個,其他的九卿部門,也有死諫而阻的人,這段時間,因為變法,金陵城之中舉喪的家庭不少,因此,御史臺彈劾某家和顧尚書的奏書,大王也受到不少吧!”
“孤一直想要做的最好,希望能做到以不流血而為大吳變法,但是流血終究難免的!”
孫權嘆了一口,目光有些深沉,低聲的道:“孤知道,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開始而已,朝堂的變革之中,懂的大義的人不少,所以我們算是順利的,但是如果輪到地方的改革,執著死諫的人,就更多了!”
一種制度,無數官位,如果想要改革,必然牽涉無數人的身家性命,為大義也好,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好,擋在變法道路上的人,從來不缺,。
“大王,古今往來,想要變法,終究要流血!”周瑜安慰的道:“這是避免不了的,你已經做的很好了,至少某家認為,這個天下,恐怕沒有人能比你做的更好!“
“呵呵,你倒是會安慰孤,但是孤卻有些面對不了這些的無辜的生命,孤很清楚,這只是朝廷改革要面對的事情,在軍方改革,更加的暴烈,孤剛剛接到了徐庶傳來的書信,軍方有人想要阻止軍中變法,所以帶兵衝擊呂布的軍營!”
孫權從一疊奏書上,抽出最後一本,遞給周瑜,言語之中有一絲的疲憊,道:“雖然最後被趙雲率兵穩住了局勢的,但是衝突之中,也有上百兵將倒在的血泊之中,孤有些羞愧!”
如果說戰死沙場,還有些價值,但是這樣的死,對於這些訓練有素的將士,來說,是一種汙名。
一切都是因為,他要變法。
“大王,汝若是後悔了,現在喊停,還來得及!”
周瑜聞言,目光看著孫權的面容,最後平靜說了一句。
“後悔?還來得及嗎?”孫權面容有一抹諷刺的笑容,目光湛然的看著周瑜,反而問的道。
周瑜頓時有些沉默不語,嘴角抽搐了一下的,他不知道該說什麼。
“公瑾大哥,汝放心,孤既然決定了變法,就會進行到底!”
孫權收拾了臉上的惆悵,英俊的面容變的有些剛硬起來,決絕的道:“以前孤還是有些天真了,以為只要搞定了朝中巨頭,趁著亂勢,趁機出擊,以速度改革,以大勢穩定朝綱,就能不流血的改變舊的秩序,但是現在孤明白了一件事情,想要改變舊秩序,就必須要付出代價,流血,是難免的!”
“大王要為了順利變法,大開殺戒?”周瑜的瞳孔微微收縮。
“沒有你想的那麼誇張!”
孫權聞言,搖頭,淡淡的道:“我們的目標始終是以最少的流血,改變如今吳國朝堂體系,改革舊日的法度,實行最新的管理體制,鑄造以法治國的根基!”
漢朝獨尊儒家,而秦朝以法家為尊,法度苛刻。
而吳國的這一次改革,是從漢朝的體系之上走過來,更偏向秦朝的方向,以法度為尊,以法治理天下。
但是倒是沒有秦朝那麼苛刻。
法治天下不是不好,但是不能做的太過,法不外人情,秦朝之所以在短短時間滅國,原因就是過於法度苛刻,動不動就是連坐,他們法度的嚴苛,有些過而不及了,才釀成了亡國之之患。
“大王,如今朝堂改革的進展已經不慢了!”
周瑜開始細細的稟報,道:“但是最重要的兩項,還沒有成效,第一就是內閣大臣,還在斟酌,以導致有丞相府改革的內閣,如今還沒有領頭羊,第二,那就是法規,吳國新的體制將會以法度為尊,而治理天下,而吳國法規昔日是尊漢律而來,如今沈大人親自集合了不少朝中,朝外,研究律法的讀書人,不過新的法規還沒有完成!”
“孤會催一催他們的!”
孫權目露精芒,然後繼續的問道:“對了,如今的朝堂六部如何了?”
“回稟大王,如今六部已經大致的架起了一個架子,但是隻是一個空架子,六部以二十四司部為根基,但是二十四司部,除了經商司之外,其他的一律尚未有頭緒,某家會加快腳步!”
周瑜恭敬的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