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家這些天熱鬧非凡,鏡音鈴的一首《惡之少女》讓聽眾們少有的一邊倒的厭惡,正要掀起滔天大浪,鏡音連和《惡之召使》猶如一支定海神針,從天而降,立時讓波濤洶湧的海浪平息了下來。
大家被僕從那超越了生命的真情所打動,毫無疑問,這是一段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
可是,物件是那個萬惡的公主,大家的心中百感交集,不禁為僕從感到不值——他放棄了自己本來可以幸福的人生,聽從那個殘暴的公主的話,殺害了自己心愛的女孩,甚至去為一個被大家,被世界所唾棄、厭惡的惡之少女換來生機,不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愚昧的無可救藥的笨蛋。
可是,世間的感情就是如此讓人捉摸不透。正是這種“笨蛋”,才會有那一個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鏡音連,讓聽眾們心情複雜,也不知道如何評判,可是無論如何也討厭不起來,愛屋及烏,對於他痴情的物件——鏡音鈴,也不再那麼厭惡。可是不厭惡並不代表就會喜歡,要徹底扭轉大家對姐姐的看法,讓大家敞開胸懷接受,這還遠遠不夠!
這確實還不夠,鏡音雙子,他們的故事,還沒有完吶...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個故事以弟弟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姐姐苟且偷生來作為故事結局的時候。第三天,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方,新歌榜又有一首新歌強勢衝頂。
《悔恨的訊息》,主唱:鏡音鈴。
歌中所要講述的內容,從名字上已經不言而喻。可是大家還是迫不及待地點了進去,他們已經被這幾首歌引出的故事吸引了,猶如追更動漫時一樣,迫切的想要知道之後的故事會如何發展。
在一片海浪聲中,歌曲的旋律不復之前兩歌黑暗壓抑的風格。猶如衝破了重重烏雲的陽光,傾灑在聽眾的心田之中,海風驅散了潮溼低沉的氣氛,整個身體都放鬆了下來。
延續上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姐姐之後的故事。
少女獨自佇立在海灘邊,她面對的海域有個悄悄流傳的傳說:“把寫著願望的羊皮紙,放在小瓶子裡,放流到海里的話,總有一天。願望就會實現。”
少女扔出了她的願望小瓶,小瓶隨著海波漂流至地平線的彼方。她回憶起沉痛的過往:少女非常嬌生慣養,總是任性地對少年予取予求,少年極為疼愛少女,永遠答應她的一切要求,永遠為她的需求操勞煩心,最後少年失去了性命。
少女現自己的罪孽時為時已晚,她的願望小瓶裝著眼淚、悔恨和微小的願望:如果來世還能相遇的話,那時再一起玩吧...
還是那個人,還是那個聲音,可是從這歌曲中,聽眾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靈魂。
透過歌聲,他們彷彿穿越了世界,在一處偏僻的海邊,看到了一個孤獨的少女,她遙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淚水中滿是悔恨、遺憾與懷念,然後雙手將自己的願望小瓶丟進大海之中。
昔日的殘暴的惡之少女已經消失,如今留下的,只有一個悔恨著的渴望得到曾經忽略過的幸福的靈魂。
《惡之召使》和《悔恨的訊息》兩首歌,兩個不同的聲音,兩個不同的人,最後是同樣一句歌詞。
“如果來世還能相遇的話,那時再一起玩吧...”
歌詞雖然相同,可是給大家帶來的感受卻不相同。
在《惡之召使》中,鏡音連的聲音,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他對此生的留戀,但是同樣感受得更深刻的是他犧牲自己也要拯救姐姐的執著與無怨無悔。
正是如此痴情的弟弟,才會讓人們出那遺憾的嘆息。
在故事中,鏡音連替姐姐承擔了一切罪惡,犧牲了自己;在故事外,鏡音連也用自己的犧牲,為鏡音鈴帶走了觀眾們的厭惡。